公平,客观可能做不到,但是这些测评机构确实对运动观念起到了不错的积极作用。(我也没见过谁真的能做到客观,大家都是主观测评)
至于恰饭视频,只要不像某才说那样,我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别打我)
测评也不是用爱发电啊
你既然都知道是恰饭了,不买不就行了?
鞋圈里最近这些争议不少,一直想系统说一下,没有合适的题,今天就借这个题来写吧。
我自己既是品牌方的员工,和市面上主流的球鞋和潮流媒体都基本都打过交道(b站和抖音稍微少点);同时我也自己在微信微博写东西,算是半个自媒体。所以我可以尽量把这个事情说说清楚。
当然了,我也相信很多人是看不懂中文的,所以建议就别评论我,不然我会骂死你。为了理解起来容易,我就一点点分开说吧:
1.
媒体赚钱有很多途径,品牌方支付的金钱是其中一个收入来源。球鞋行业现在在中国做得比较大了,很多年前基本就是品牌-媒体-消费者这一条线,现在加入了二级市场平台,各大平台的球鞋自媒体,各类球鞋活动和展会等等不同方面的利益群体,整体生态环境更丰富了。
不仅如此,国产品牌也在这几年摆脱以往抄袭+央视广告的路线,更多尝试做好的产品和内容。所以对圈子里的媒体来说,不仅有了更多更大的受众群体,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得到好的收入。
2.
然后说品牌和媒体的关系。很多人不懂的是,品牌方给媒体钱和媒体帮品牌方写软文,是不能画等号的。优质的媒体有多面的能力,可以和品牌方以不同形式来合作。
比如今天有一双好的鞋子,品牌方找媒体想一个主题拍一组片子并买下版权,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形式;再比如品牌方要做一个活动,找媒体全程拍摄最后剪成一个优质的纪录片,也是一种形式;再比如媒体圈子里有非常懂鞋子的前辈老师,对某些球鞋的历史甚至比品牌方更了解,那品牌可以邀请这些前辈写高质量的球鞋历史介绍和回顾。等等等等。
这些合作,有单次付费,也有签订长期合同,都是非常合理合法且常见的商业形式。
2.
如果你看懂了上面那一段,那很自然会进入下一个话题:一个媒体的收入能力和他团队的整体作战实力是完全正相关的。
现在行业领先的媒体,都会有很强的配备,包括优质的摄影师,后期剪片子高手,真正一直在玩鞋买鞋的鞋头,强大的文字输出者,以及外形出众表达优秀的视频输出主角。多一种类型的成员,就多一种收入的可能,对品牌方的价值也就更大。
所以如果你仔细观察现在优质的媒体,无非是两种道路。一是在单种传播形式上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质量,比如 @吴念真 ,一种是不断拓展团队,丰富自己的传播手段。
而当媒体的能力真的过硬的时候,他的生存能力越强,自然也就越不需要恰烂钱,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品牌方的产品如果真的不过硬,有底气的媒体可以选择这次不合作,或者仅仅提供技术上支持(比如帮忙拍好看的照片),但不提供态度上的支持(说优点帮卖货)。而品牌方也会尊重媒体这样的选择,或者选择不同的投放渠道。
所以你可以仔细观察观察,同一款鞋,有的媒体是自己拍了素材写了东西推广,有的媒体是直接发品牌方的公关稿。二者的境遇,也是天差地别的。
3.
说到媒体对品牌的价值,那我们就继续聊。
品牌方到底要的是什么?当然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品牌方肯定是希望卖货,但所有的品牌方,都希望用合适的方式卖货。这是很多小型自媒体的误区。他们认为品牌的目标仅仅只是卖货。
换言之,品牌针对不同的产品,希望能用合适的传播营销方式在正确的渠道卖给目标消费者。比如一款非常老炮的OG复刻鞋款,你花钱去找Vogue推,那就是找错方向。正因为此,才需要有不同类型的媒体。时尚的,球鞋的,大众的,高端的,小众的,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那反过来说,对媒体而言,也要学会培养自己的目标受众,说得通俗点,要有自己的定位和风格。品牌方(以及大部分agency)是没有时间一个个看你的文章/视频然后去分析你的风格然后决定要不要和你合作的……如果自己做得模糊不清,那就分分钟被叉掉。
4.
如果你看懂了第三点,那就可以明白我说的第四点:流量大小不重要,流量怎么来的才重要。我上面提到,很多球鞋自媒体不懂这一点,也因此走上了歪路。如果一个媒体有十几万粉丝,每篇文章都是抓热点带节奏,笼络的读者天天都是以偏概全,看全世界都觉得在恰烂钱然后到处喷,有品牌方会希望用这些的媒体来推广自己的鞋子吗?
所以现在很多自媒体,走上了只看流量的错误道路,也为了吸引流量,放弃了修习内功(摄影能力文字能力球鞋知识穿搭经验等等),专注抓热点炒话题带节奏。粉丝数确实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暴增,但最后能转化成什么呢?什么都转化不了。而这批为了追逐热点来的粉丝,早晚也会因为你喷得不够精彩还转向下一位:毕竟他们需要的不是知识或者信息,而是情绪和压力的释放窗口。
5.
说到流量,就更进一步说。事实证明,李佳琪已经算是打破营销方式的人了,他已经能在最大程度上无视产品特性来卖货(比如他不知道Superstar的名字然后把它叫做子弹头依然可以一次卖掉几万双)
但强如李佳琦,都还是要遵守“合适的产品用合适的推广方式卖给正确的消费者”以及“自身需要实力过硬才能有底气”这两条我上面提到的内容。李佳琦的带货能力,在美妆和护肤类产品上可以说是超级顶尖,但换到很多其他产品上,就明显转化率下降,原因很简单,目标受众不同。而李佳琦在美妆护肤上的强大转化力,也和他之前不可思议的积累息息相关。
连李佳琦最后依然还是逃不出商业规律。所以很多球鞋自媒体,你们自比李佳琦如何?商业规律之所以会经久不衰,是有道理的。
6.
最后提醒普通消费者一句。
好好审视一下你在关注的球鞋媒体和自媒体吧。哪些是真的在教你球鞋内容,行业文化,穿搭技巧,带你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哪些是在引导你的情绪促使你的宣泄最后找个方式收割你的钱,这不难分辨。
所以,有的球鞋媒体是真的傻,有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等着韭菜长成而已。
说实话只论实战我比较喜欢enzo,其他的更像是评测一双鞋顺便讲个相声
当然我也不是说极客鞋谈和xcin不好,这种评测视频没事闲下来看看也挺好的,至少这两家没恰过烂钱,而且语言组织蛮有意思的
吐槽几个现象
经常刷抖音能刷到很多球鞋测评博主 感觉他们测评的…很不专业(也有可能是短视频本身时间短,测了没放的原因)
1.测评强度不够
先上前提 本人20出头 踢球为主,但是球队里有大哥篮球足球兼修(一周一赛)本人时不时参加他们篮球比赛(两三周一打)水平不行,充当 3d 肯跑肯防
感觉很多测评博主放的测评,还没有我们平均30岁左右的“夕阳局”强度大,21分,全场55,一个半点到两个点 ,每次打完不说脱层皮也是强度很高了,但是博主放的测评,1半场2无激烈的拼抢,我真的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测评”能测出什么东西
2.保护性
这里说的保护性不是说你又带护臂又带护膝,经常看很多博主,装备挺好,带个普通眼镜…你这么爱打球,连个运动眼镜都不舍得配么 我们这野球圈发生过戴眼镜踢球被人t瞎了的操作,从那以后篮球足球必须带运动眼镜 不戴不让上场 球鞋测评博主好歹也算半个公众人物,这些基本的安全意识都没有么?况且 你带个眼镜打球 放你的人他就敢防?能有多少强度?
3.睁眼说瞎话
举个例子(不一定有)pg4人人都说烂鞋,你在这说他怎么怎么好 ,就突出你怎么“懂鞋”了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假,但是当人人都知道这双鞋烂的时候,你在这说他好,不是哗众取宠博关注,就是收黑钱了吧
就吐槽几个看见过的现象,也别对号入座,还有几个云博主ppt博主,更是哗众取宠的货
不恰饭你养他们吗??我寻思干自媒体的哪个没接过广告,尤其是鞋圈,一堆学生跟风着入也没几个真懂,太好骗、太好引导了。
当然要是实战鞋方面的还好点…但鞋评本来就是个主观性的东西当然要想真客观直接拿一鞋复述它配置科技然后完了,可你们会看吗??况且千人千脚、每个人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都不同看评测选鞋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打个比方人家一体重50kg的拿一鞋评测然后说缓重的反应不行…这不废话吗这么轻的体重有啥感觉??
其实评测啥的,75%都是个心理作用和大众引导帮你选鞋,真要选合适的最好的方法是去实体店那试,一试不全知道了吗?总好过躺家床上啥不干听人说这鞋好哇各种科技nb,结果一买回来,自己脚背高压脚背了…
(PS最近肺炎咱就先别去试了,我jio得宁愿吃点亏压脚背咱儿也甭凑肺炎内热闹,祝带家身体健康哈)
别的鞋评没怎么看过不了解就不谈了,平时只看极客鞋谈的我个人认为极客鞋谈的小区詹姆斯—牛哞哞—孙老师没有恰饭,评测也很公平。
推荐大家看一下极客鞋谈Ep443,很客观的分析了欧文5的市售版为什么不建议购买,以及画了大价钱买了一双欧文本人穿过的球员版评测并拆解。
市售版欧文5
花大价钱买的欧文5球员版
简单总结一下,欧文5的市售版里没有抗扭片,鞋子很容易弯折,对脚的保护不好,长久穿着打球脚会疼,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足底筋膜炎。
孙老师在视频里很生气爆粗口,他自己跟腱断裂,身上开过大刀,非常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所以花时间花精力做科普,而一群媒体或者说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抹黑攻击极客鞋谈,真是黑心 。
别的牌子我不敢保证,耐克的饭极客鞋谈一定没恰。打脸耐克。
极客鞋谈微博
至于是否公平客观,在我看来是的。我看过的极客鞋谈视频里,孙老师不吝啬于夸奖一双鞋的优点,也不会对一双鞋的缺点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孙老师也会采访一些粉丝朋友网友们,收集他们对鞋的看法,应该算是公平客观了吧。
极客鞋谈加油 !
只看极客鞋谈,xcin。
可以说这两家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恰过烂钱。
虽然xcin针对泡椒4这双鞋,那一期确实有点激动,但泡椒4烂确实是有目共睹的。
极客鞋谈相对冷静,但还是点名不推荐。
我入手zoom rize ,是在看完三文鱼那期视频之后才决定的,个人认为那一期测评确实和实战感受相差不大,但是鞋底耐磨我还是觉得比测评里说的要差一些,可能是我这里场地的问题。
至少就目前我看着他们测评买的詹十六低帮和zoom rize,我认为这两家的评测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