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源通运动专区是一个专注莆田运动鞋货源导航网站,佣有众多厂家一手直销供应商提供淘宝代理、微商代理以及实体批发

莆田运动鞋批发
莆田运动鞋货源批发
莆田鞋货源
莆田鞋一手厂家货源
莆田鞋一件代发
莆田鞋一件代发货源
莆田鞋代理
莆田鞋微商代理加盟
专注莆田货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分类 > 网店帮助分类 > 运动鞋资讯 > 如何看待目前疯狂的球鞋市场泡沫?

如何看待目前疯狂的球鞋市场泡沫?

来源:用户发布( 如存在侵权请联系本站客服删除)发布时间:2019-12-12 12:55

[] [] []
如何看待目前疯狂的球鞋市场泡沫?

像我这样压根因为喜欢就买,贵就攒钱买,太贵就不买,穿到不能穿就丢的,我就不信这啥市场泡沫能影响到我。

恕我直言,炒鞋的和炒房的没啥区别。要么傻,要么坏,只是炒鞋的更傻,更坏。

可以大批量生产的东西玩限量,一个个就抢着买,就一个字,贱。

你们穿这么好的球鞋,扣篮的时候一定都很帅吧

指数都有了,K线还远吗?

哈哈哈哈哈哈

再来鞭尸一波,炒兰花有指数吗?

——————————————

感恩惊动央行

也算是针对评论区的弟弟萌一个回复吧。

不算监管,但已经开始监你了

再不收敛就该管了。

—————————————————-

刚巧昨天发表了一篇文章

贴过来!


原文:首先在此表达我的歉意,今年年初本来想写一篇快手app的市场分析,但由于自己才疏学浅,屁都憋不出来。只能灰溜溜的没有下文了。但基于最近的球鞋市场,我有些特别的看法。

第一次在货源通获得百赞就是因为一篇球鞋的回答,那时候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b球鞋爱好者。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b球鞋爱好者。我记得那篇文章里我写到,每一双球鞋都有属于它独特的意义,而我们在享受排队的过程中也可以赋予它属于自己独特的回忆。玩球鞋这么多年,说不上真大佬,但也算是个资深爱好者,恰好专业有有些市场经济相关的涉猎,所以想写一篇文章来分析一下过去,现在,未来。

我认为的球鞋市场分为三个阶段,2017年中国有嘻哈播出之前,我将它划分为过去。2017至今,我将它划分为现在。至于未来,明显的区分事件还未发生,一会讲。中国有嘻哈之前,球鞋市场沉寂许久,这是一个小众的圈子,仅有的爱好者抱团取暖,发售规则没有现在这么花里胡哨,更多的就是通宵排队这么简单粗暴。你舍得来时间,套得着球鞋。而那个年代的球鞋市场盈利也很简单,并且单一。发售之后囤着鞋子,随着货量的消化,市场的需求逐步增加,随之而来的价格攀升,是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供需例子。需求增大,价格增高。就这么简单。那时候没有球鞋交易app,大家的买卖集中于微信淘宝,几大淘宝店铺和贩子几乎垄断了二级市场,新人想进入这个圈子,没有熟人引路,就需要不断的摸爬滚打,总的来说,想进入这个圈子获利,在那个年代还是挺困难的,再一个贩子的脾气大家有目共睹。。。你光问价不买鞋,都有可能朋友圈挂你,更不要提想进圈子和别人争饭碗了。这个时代的球鞋市场,爱好者为自己的热爱买单,鞋贩子用自己的汗水换钱,我将它命名为球鞋实体经济时代!

2017年的暑假,一档火爆的综艺突然插入人们的视线,一个本是小众的圈子火遍大江南北,是个人嘴里都会叽里呱啦几句rap,rap的突起,带来了另一个奇妙的东西。球鞋~那一年的中国有嘻哈在鞋圈泛起轩然大波,曾经的倒闭款,垃圾款,随着rapper们的上脚,在市场上一飞冲天。球鞋市场的神鞋,不再仅仅局限于乔老爷子上过脚了。那一年许多鞋子一飞冲天突破3k,对我来说还是蛮震撼的。虽然突破3k的鞋子不少,但因为这么一个突发的事件而突破3k,我隐隐感觉,球鞋市场要经历腥风血雨了。果不其然,抖音彻底撼动aj1。从抖音火遍大江南北的aj1之后。这个圈子不再小众。air jordan不再叫乔几乔几了,大家亲切的喊它aj。aj1凭借它独特的颜值以及抖音的炒作,全线起飞,学校里真的假的aj1突然多了起来,貌似要发展到人脚一双的状态。这是球鞋市场的第一波小高潮,但网红总是会过气的,球鞋的炒作随着nike不断的配色圈钱以及大家的经济能力,逐渐回归平淡,市场回归平静。

沉淀了两年时间,有的人在谋划路子,有的人按老路赚钱,有的人退出圈子。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两个划时代的东西。毒app和nice。目前球鞋圈子最大的两个交易平台,从刚出来的时候贩子的抵制,抹黑,以及一系列自身问题,到现在发展到垄断市场的规模。毒和nice的格局都非常的大不仅仅局限于目前这个小格局。记得当年nice有几波薅羊毛的操作,鄙人羞耻的薅了nice几百块钱。后来想想nice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的给你薅呢?那几次羊毛的操作都需要买闪购寄存nice仓库,然后再卖出,赚取nice的95折差价。后来我明白了,nice是在用这种薅羊毛的形式来教会大家未来的球鞋交易规则。买闪购寄存nice仓库,闪购的鞋子就在nice仓库,你交了钱之后,鞋子不动,你转卖出去,下一个人还是寄存nice仓库。这个鞋子可以在nice仓库无限转手。。。甚至,有没有这个鞋子已经无所谓了。nice和毒都致力于将现有的实体球鞋转变为虚拟的物品来进行交易。这样的交易周期短,成本低,人工费用小,两大平台来钱快。当一个东西从实体变成虚拟之后,它的价值就无法准确的衡量了,它也不能用简单的供求关系来预测价格了。

ts联名aj1,这双鞋正式开启了球鞋的疯狂时代,倒钩的发售,彻彻底底改变了球鞋市场,球鞋这个东西,扎扎实实成为一个全民化的玩具,鞋炒不穿正式成为许多人的信条。疯狂的溢价一步一步蚕食着球鞋爱好者的信仰,回过头来大家发现,信仰会随着不断攀高的溢价化为虚无,人们彻底沦为利益的牺牲品。2019年的球鞋市场富了一大批人,也赔了一大批人,球鞋市场再不是以前那个市场,付出汗水不一定有回报,躺在床上也能投机。无数的期货冲冲冲群建立,里面的新人憨头憨脑的将自己积蓄投进球鞋市场变成泡沫,只因它们口中大佬的一句冲!大鞋贩子也不像以前一样囤货卖鞋了,割韭菜才是最快的赚钱方式。一双球鞋在无数人中转手,大家嬉笑着赚钱,总是有最后一个哭着接盘的。无数的人带着积蓄涌进这个并不太稳定的市场,期盼着能发家致富。但这的有那么容易吗?我将目前的球鞋市场命名为球鞋虚拟经济时代!

目前的鞋市由于监管不到位,大家互相欺骗,互相带节奏,互相割韭菜,这不是一个正常的虚拟经济交易市场,球鞋的买卖现在已经没有供需之说了,有的只有节奏,只有大佬操作,跟风冲。这样的事情不少见,前段时间的币圈就是这样,互相割之后,大佬跑路,留下一群可怜兮兮的人在苦苦叹息。球鞋市场这样发展下去,倒也不至于币圈那么惨,毕竟还是有真爱在里面,但总会回归平静。

说到最后一点,鞋圈这样的疯狂下去,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下一步会怎么样呢?会得到限制与管制,如禁止买卖?成立监管会?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毕竟国家不会看着这么大一个市场无法无天乱七八糟。球鞋市场在中国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实体经济衍生的二级市场了。更像是一个股票期指交易市场。而发生这些事情的必要条件在于什么呢?当第一个大佬跑路的时候,就是监管到来之时~仔细想想鞋监会也挺好听的。哈哈哈哈哈。

作为一个半大佬,在文章结尾也给新入圈的贩子们一点点忠告吧~想在鞋圈稳定赚钱,靠的还是人脉,海外关系,便宜货源。你可能在近几次狂潮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但请一定,保持冷静,因为你获利再多,你也还是一个韭菜。。。终有被割的一天,你们这批对球鞋毫无了解的新人,永远不可能融入进这个圈子,永远掌握不了规则。

所有投资/投机,市场参与者,永远在跳下去参与之前要认清一件事:自己在这个市场赚得是什么钱。原则上你的收益都会来自于接盘侠的钱(开饭馆吃分红这种除外),区别在于增值的钱还是情绪的钱。举个例子:


如果你有一双乔丹亲笔签名的AJ1,在2015年市场没有过热之前出手,你赚的是增值的钱,很多接盘侠当时的思考还是从收藏价值角度考虑成交价格——这就是增值的钱;

如果你五个月之前刚入手,今天卖给了一个出价更高的买家,接你盘子的人思考更多的就是:我觉得还能涨、会有人继续接盘——这就是情绪的钱。

也许这个问题大类下面了解金融和炒作的朋友不多,有一个问题千万记住:赚增值的钱和赚情绪的钱,是完全两颗技能树,切记、切记、切记。投资与投机最忌讳的就是赚自己看不懂的钱,长期下来你会被专业人士一把收割,就像股市、期货、币圈、收藏品、金银币曾经无情收割那样。


赚情绪的钱,需要有高超的交易技巧:熟悉市场资金多寡变化(流动性)、熟悉市场情绪的起落并有提前预判的能力、熟悉各类短期风险包括政策、交易平台、主力动向;

赚增值的钱,需要对球星、鞋、保养情况、升值预期有深入了解,并且对市场情绪有个不错的认识。

如果你更懂鞋,就赚增值的钱;


如果你更懂市场,就赚情绪的钱;


如果都懂,你就是天才、徐翔一样的人;


如果你什么都不懂,你就是韭菜。


OK,所以我们来看看2019年夏末的炒鞋市场,是怎样的结构、对谁友好:


1背景。炒鞋15年前都不算事新鲜事,只不过比较小众而已,虎扑那种鉴定就是现在那几个大火App的黄埔军校。


2球鞋是一个纯折旧品,使用价值随着时间降低,如果用来打球和日常穿搭,同款鞋越新越好。


3目前看某些APP的引导导致了突然爆量,搭配了很多媒体公关文,多年各类二级市场参与经验告诉我,这背后有资本或者资金推手。


4目前的情绪属于早期,还没有到全网关注,这个从货源通的讨论就能看出来。大家对比币圈疯狂时候上热榜就能看出一二。


所以说,我个人判断目前的局势是一些资本基本完成了布局,有可能是屯了货、有可能是准备做高交易量吃手续费,总之对于不动交易的人来说已经不太友好,但是仍然没有进入纯粹博傻的阶段。现在是很多玩坐庄、玩波动、甚至玩技术分析的人能够赚钱的时间。


如果你前两年有存货,恭喜你,还可以等等主升浪。还是那句话,啥也不懂,你进去就是韭菜


更多商业分析,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家哥的小

讲几个小故事吧。

第一个小故事:为利来 镜花水月假楼台

如果你想把一个东西卖掉会怎么做呢?正常思路是把它降价卖掉,这样可以让本来买不起的人加入消费人群之中。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叫把需求变为有效需求。

但是这样你就会损失很大,变成了清仓大甩卖。

所以就有聪明人机灵的小脑袋瓜一转,提出了另一个思路:如果我们把消费品包装成理财产品会怎样?

那就有意思了,我们都知道股票下跌时期是没人买的,哪怕它理论上已经跌到位了,因为大家都恐慌自己抄底到了半山腰。而股票的上涨期哪怕已经有明显泡沫,只要它还在涨并且你制造它还会一直涨的焦虑感,就一直有韭菜入场,直到透支完全部韭菜的购买力。

这就叫追涨杀跌,这种骚操作里最著名的一场戏叫“涨价去库存”。

OK,这套路我懂,熟!毒!德味儿!但是这鞋子成本不高,要多少就能做多少,可不是房子那样在一定时期内是有数的东西,而且牛逼的品牌不是只有我一个,他为什么非得选涨价的我?

好说。

第二个小故事:求姻缘 以玉事沙终难全

来自西方的探险家们在非洲发现了一种后来被命名为钻石的小东西,它晶莹剔透,切割一下更是能在光芒之下璀璨夺目,非常漂亮,深受欧洲贵妇们的喜爱。

因为产量稀少,它天然被赋予了极高的价格。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铝杯最早比金杯还要昂贵,经常被当做给予有贡献者的奖励而送出。

受到鼓舞的钻石商们开始在全球勘探钻石以追逐更高的产量,这不勘探还好,一勘探就出了问题:钻石的储量比我们想象的多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

多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敞开供应,它可能比银戒指还要便宜。

这就尴尬了。

在钻石商们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又有一个聪明人出现了:要不我们组成一个联盟怎么样?我们一起把这个东西的价格抄高,然后控制开采和出售以获得更高利润?比如我们可以不把钻石叫钻石,叫他10周年乔丹大师设计限量版钻石,是不是一下子就显得很少?

第二个聪明人这时候也说:避免定价太高让人无法接受,我们可以把对高价的焦虑转移出去。

怎么办呢?只要我们把钻石和爱情挂钩,通过饱和宣传让你认为结婚没有钻石就是对方不爱我——连分36期吃苦买个东西都不肯,我怎么能相信你能和我共度一生中无数的艰难险阻呢?

广告词也想好了,就叫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太感动了,这可不就和爱情一样吗?

因此这鞋不买我一是亏了,它是要涨的啊!二是我简直对不起自己,我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儿怎么能没有一双错版鞋呢?我这是不够爱自己啊。

巧了,隔壁二狗子也这么想,甚至于他觉得既然这鞋的价值这么大,我为什么不多囤一点呢?它还要涨的嘛,还有那么多爱自己的棒小伙儿呢!

OK,好说。

第三个小故事:入执念 美梦终究难如愿

有一种美丽的植物叫郁金香,欧洲不是它的原产地,所以介系类虫未解除过de船新玩法。

和钻石的故事一样,它最开始时进入市场的数量稀少,因此他的球茎价格飙到了——我没法具体形容它的价格,因为几乎每一秒它都在涨价。

但毕竟是种好养活的植物,发现有利可图的商人大量进口和栽培郁金香并且囤积它以图卖个好价格——毕竟这玩意在涨吗不是?因此它形成了完美的控盘局面:市场流通的球茎很少进而维持了一个超高的价格,而商人们手中的库存则越来越多,潜在的供应量增加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直到突然有一天,某个商人觉得价格长得差不多而自己手里的球茎快烂了的时候,他开始出售了。

开始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出售,进而就是市场大面积的抛售,接盘侠一时半会儿没有这么多的需求,为了卖掉郁金香,就开始有人降价——再接着就是踩踏式恐慌性的降价,郁金香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变得分文不值。

大部分囤货的商人和先前买了郁金香认为这是高贵欣赏植物的居民都变成了受害者,只有批发郁金香给商人们的上游供货商赚的盆满钵满。

OK。

我说的真是球鞋,我希望你们不要过多的联想。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炒鞋完美的符合了这几个郁金香泡沫的特征。

1:消费品的金融化

2:上游供货商控盘

3:下游经销商积压库存

那么出现的情况还是可能有三种。

1:球鞋爱好者和金融投机者的本金耗尽,没有接盘侠,崩盘。

2:上下游联合起来,球鞋古董化,通过低成交量维持“资产价格”。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意味着供货商要停止供应球鞋一段时间以消化经销商的库存,即便因为供货商赊给了经销商球鞋而不乐意经销商破产,经销商之间也会察觉风向不对选择降价——死道友不死贫道,谁撑着谁死。

3:尽可能扩展接盘侠的范围,比方说告诉不穿球鞋的人这个东西供着能强身健体,长命百岁。那其实可以续一段时间,直到全部社会经济产出被买球鞋摧毁…还是崩盘,只不过这回是连带全社会一起崩,这种东西还有一个名词叫庞氏骗局。

哎呀,这真是兜兜转转也逃不开,洪洞县里就没有一个好人了。你觉得会是哪种结局?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毒味儿乱入:自穿,涨跌于我无瓜,于女也无瓜。

ps:其实钻石那种模式已经算善终了,因为对于戴比尔斯来说,他们把供货商和经销商合体了,避免了很多麻烦。但是即便是这种模式也难以为继了:经年累月以来市场的二手钻石越来越多,我们发现10块买只能2块卖,越来越难以相信这其实是一个“昂贵的奢侈品”,长此以往会怎样?

ps2:我不觉得说服教育能对痴迷留恋之人有什么用,虽然a货高仿可以外表上做的和真货完全一样,但他只要知道那是假货,他就是不舒坦。

也就是说他购买的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感——不是鞋,是体验,是优越感和逼格,你懂?这鞋甚至不是穿的,是供在汽车后备箱里随时准备展览的。

鞋炒不穿,侬晓不晓得?

ps3:全球奢侈品全靠中国市场续住了命,甚至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奢侈品包包能保值甚至升值的神话。但即便你每次都出限量款制造稀缺,我隔壁工位的小姐妹也不可能买100个限量款包包,市场总是有限的,集邮爱好者不就正在经历这一切吗?

博傻游戏又开始上演。

闲杂人等搬凳看戏就好。

倘若无聊,可以边吃瓜边看。

一根稻草,只要你能让傻子相信他能以150元的价格卖出去,你就能以100元的价格卖给他。

也就是说,这根稻草的价值,不是其材质,也不是其使用价值决定的,而是由其未来可能忽悠出去的价格所决定的。

而下一个傻子之所以愿意以150元买根稻草,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能200元卖给下一个傻子。

层层加价,大家发财。所有的“傻瓜”都不是傻瓜,除了最后接盘的那个,才是大傻瓜。

从兰花,普洱,红木,藏獒,到玉石,空气币,再到了今天的球鞋,一茬又一茬的收割,现在轮到95.00后这垄新鲜嫩绿的韭菜。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博傻游戏”。 博傻游戏是指在资本市场中(如股票、期货市场),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

博傻游戏告诉人们:做头傻是聪明的,做二傻也不傻,接最后一棒的才是如假包换的大傻子。所以博傻游戏也叫最大笨蛋理论。

虽然博傻游戏也有可取之处,但是跟兰花藏獒玉石红木相比,球鞋实在不是一个好的炒作标的物。

比方说,兰花藏獒能繁殖,自带生产工具。当年名贵的公獒配一次种比鸭店还贵,还不包怀孕。母藏獒产了小獒,一只能卖个十万八万的。

你的球鞋能有偿配种,能生小球鞋卖吗?

配…呸,呸!生脚气差不多。

再比如,玉石红木可以鉴别真伪。什么和田玉,俄料,山料,籽料,A货B货。球鞋鉴定则是一门玄学,连专卖店都不敢鉴定,代工厂分分钟复制粘贴雷同产品。

再再比如,兰花藏獒是活物,十年内不会腐坏变质,玉石红木更是越保存越有好看的包浆。

而你的球鞋只有三五年光阴。如果是环保胶水(无苯),最多两三年,含苯的油性胶,最多四五年就会脱胶开裂。什么,你炒纸球鞋不会开裂?滚!

………

玉石普洱藏獒等等,已经有人买单,而球鞋正张开诱人的大嘴,在等待着最后的傻子。

在这个世界,每分钟都会诞生无数“傻瓜”——他们从来不会觉得价格高,只因他们确信会有其他人支付更高的价格买走。

人心总是贪婪而又自信,总觉得自己接的不会是最后一棒——或许,这就是博傻游戏经久不衰的理由。就连通过苹果砸在头上就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也难以幸免。他也曾参与过一场投机,并不幸成了最大的笨蛋。他因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对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当我没有入市时,发现连傻瓜都在赚钱;当我自信满满地入市后,发现自己成了比傻瓜还要傻的傻瓜——谨以这句网上看到的金句,送给炒鞋路上的年轻人!

你们怎么不去炒猪肉啊??https://www.hg-daigou.com.com/video/1151429959951286272

你们也不想想,网上铺天盖地大学生炒鞋月入十万的文,是谁发的。其实你要是信了,那他就真的月入十万了,那你呢?他的十万不正是你给他的吗?

真的賺钱的法子,必然藏着掖着,等全世界都知道这个賺钱时候,那是他们玩不下去了,必须靠你接盘。说白了,就是最后一轮了。

我这人没什么文化,所以也不懂那些乌七八糟炒鞋的。我就说几个我知道的。可能会有人看懂

有一家网站最早专卖过季正品,因为各个服装品牌在过季的时候都会有一批的过季货挤压在手上,而在下一个这样的季度到来的时候,又早已发布新款,那存货的过时就会导致积压亏损。这显然是与开办企业的准则不符合的

这时候这家网站站出来了,直接和各个公司聊,在换季的时候帮他们处理这些货,但是价格要低一些。各个公司欣然接受,于是这家公司一时间可谓是声明鹤起。

企业合作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利益,眼见存货一点一点清光,库存没了,这时服装品牌们就想你能给我带来利益,那我就把利益最大化呗。反正货卖掉了,那我在做一些专供你这卖的,又能赚钱,又能巩固合作而且还能在消费者那刷刷存在感,何乐而不为?

于是就诞生了线上专供货,消费者不亏,供应商稳赚,中间商也饱餐一顿。这是传统的去库存方式遇到新市场情况诞生出的新去库存方式

这时,有两家公司,他们呢,自己只提供设计和营销,剩下的加工全外包到东南亚。他们发现利用某一个国家突然兴起的嘻哈街头文化,包装自己的产品,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润,完全不用担心库存,因为在哪些消费者的品牌认知里,我家的产品可以说是放的越久越值钱,实在不行到时候就加两条缝线或者一个logo,把他变成联名款嘛。

这招太聪明了,不仅赚钱还能提升品牌价值多棒!说干就干,两家公司纷纷拿出了自己最卖座或者最有情怀的产品,给渠道下令加价限购。

物以稀为贵,渠道的货本来就不多,看见商机的人也聪明的跳出来疯狂抢购,使得市场更加紧张,以前五双鞋的利润现在一双就回来了,嗯,真好!

而那些被虚荣心杀红了眼的少年们又都想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潮鞋,怎么办,加油抢,夏天穿着高帮鞋棉袄子去排队抢。什么?抢不到?一天限购三双?加钱,找黄牛,怕个啥,有鞋穿出街骚最重要。

于是市场被卖家精准的围出了一片菜地,开始收割韭菜。

如果市场被卖家掌控,只要菜地里的韭菜不自己醒悟,那球鞋热潮就还会接着持续走高,但凡有人开始醒悟,那么这个市场就会迅速崩溃,最后货全砸在手里。这也是卖家市场这个特定市场的高回报带来的高风险。

没事的,都是年轻人,崩盘怕什么,钱嘛,没了可以再问爹妈要/刷信用卡/贷款。鞋呀!这可是鞋呀!!!人人都有,我没有多丢人???当然还是穿出门骚了最重要!!!

我算是看出来了。

凡是说什么信仰啊,什么意义的。

都是扯蛋的。

鞋子就是鞋子。


以前买真鞋

最近买了一双假鞋。

本来我以为我会过意不去,有种违背原则的感觉。


后来,我看到我开路虎的哥们儿脚上那双三福布鞋

(59买的),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我干嘛要用我一个月十分之一的收入来买尼玛一双鞋子。

要证明我有钱吗?

证明我时尚吗?(跟风狗而已)

我瞬间释怀了。

鞋子就是鞋子

没那么多什么意义不意义。

好看,耐穿,舒服,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什么泡沫不泡沫。

自以为所谓的狗屁圈子。

无外乎就是为了突出绝对的优越感

当然,排除真正喜欢鞋子的那帮人。


好,回到这个泡沫问题上。

我不是追捧假鞋的人。

我可以花1500到2000去买一双正品,我有这个消费能力。

但是我不会去买了。

为什么?

因为鞋贩子的存在

一双一两千的鞋,他嘛的卖你3.4千。

这个钱,进了鞋贩子口袋。


我喜欢的AJ,它得到的实质性收入并不高。

我可以为了所谓的信仰买单,但是我绝对不会让那些哈麻批赚我的钱。


官方自己都不想着维护自己的利益。

老子一个小屁民,关我卵事。


一双同样的鞋,如果官方出3000。

我觉得喜欢

我就买了。

但是,官方出1500,别人卖我2000?

不好意思,老子就不买。


滚蛋吧


我就是买一双假鞋

而且我还理直气壮。

你们可以来喷我了。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经常刮一阵送礼风,比如突然流行给某个特定亲戚送特定东西,比如外甥给舅舅送伞,姑姑给侄子送鞋,还要辅以各种神秘的暗示和说法,什么今年是灾年,不送的话亲人会倒霉,有厄运,然后某个商品就会被抢购一空。后来大家渐渐明白是当地商贩造的势,东西滞销,资金周转不灵会导致很坏的结果。

这就是传说中的包装、造势,后来这种方法被用在很多地方,无论是把商品包装成礼品、保健品、潮流产品、理财产品(保值增值),都是一个套路,换一套说辞而已。

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也是如此。郁金香莫名其妙就受到大众的追捧,有些稀缺的品种更是被疯狂炒作,成为公认的奢侈品。疯狂到了什么程度,一些特定品种的郁金香的价格相当于当时一个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的60倍,比现在的北上广的房产更变态。后来,泡沫破灭了,郁金香价格跌去了99%以上,很多人倾家荡产。

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君子兰泡沫。1984年,君子兰被定为长春市市花。随后,长春市提出发展“窗台经济”,号召家家都要养3盆至5盆君子兰。这导致君子兰的价格一路走高,珍品君子兰的市价超过万元甚至10万元,价格往往是市民月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君子兰被称为“绿色金条”。1985年,泡沫破灭,君子兰价格跌去了99%以上。

最典型的是藏獒泡沫。上世纪90年代末,有新闻报道,神奇教练马俊仁牵着一条藏獒,据说价值10万。随着更多的人关注到藏獒,它的身价也一路水涨船高。2000年左右,一只成年藏獒最高要价达到20万。随着身价攀升,各种各样的故事也开始冒出来了。比如,有人说藏獒是世界最古老的犬种,有人说藏獒是最忠诚的动物,也有人说藏獒的力气比狮子还大。2012年左右,藏獒的炒作达到了巅峰,青岛一只红獒标价竟然达到了3000万元,另一只叫“一亿幻影”的藏獒以2000万实价成交。后来泡沫破灭了,1万一只都没人要。以前的各种奇妙故事也没人提了,取而代之的是:藏獒太笨,不能看家护院,要吃好多肉,养不起。

再比如刚过去没两年的文玩核桃闹剧。曾经有媒体报道,前两年文玩核桃最火热的时候,在北京十里河文玩市场赌青皮核桃的摊主半天就能收入近万元,一对品相绝佳的核桃最贵甚至能够卖到三四十万元。但是这种风光场面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从2015年开始,文玩核桃的价格出现了暴跌,原先上万元的玩意50块钱就能买到,这玩意在某些地方漫山遍野都是你说能贵哪儿去。

红木家具、普洱茶也是类似情况。

炒鞋也一样。大家会终究会明白,鞋子不就是工业化产品嘛,一点也不稀缺,只是用来穿的。一双普通的球鞋被炒到了一万多十几万,你们真的相信会有人源源不断去接盘吗?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当然,类似风波中有极少数清醒的人,知道是泡沫赚一笔就走。一部分人是清醒又贪婪的人,知道是泡沫但总觉得自己不可能是最后一棒,这种人要么赚的更多,要么赔的更惨。大部分人是既不清醒又贪婪是人,全赔惨了。

炒去呗,社会主义国家有点财富再分配不是很正常,不过这次是按智分配

因为热爱,所以SB。

每一种投机都有破灭之日,无论你找多少理由来支撑你的观点。

经济的规律是自然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价格偏离价值太多,就要回归。

你可以拼命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这个东西投钱进去就可以赚钱,但是你无法保证你不是最后一个接棒的人。

朋友的父亲,80年代做废旧金属回收起家,2005年已经是千万身家,在开福区铁炉寺附近建有别墅一栋。现在他家地下室还有当年炒普洱没法出手的存货数百斤,购入价高达300万元,现在嘛……

无非是击鼓传花,颠来倒去,都觉得自己不是最后一个接盘的。

一句话:风险自负,不能怨天尤人。

你好好劝人,人家却觉得你挡了他财路,所谓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何必呢?

1



最近逐渐有很多人在后台问我炒鞋的事情,问我某几个型号有没有价值,问我现在去炒鞋还来不来得及。问我那些炒鞋暴富的例子是不是真的。


一开始我是比较茫然的,如果是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骗局也就是算了,为什么会有人去相信炒鞋这种事情?


他们脑子被鞋子踩了吗?


不不不,我不是不知道有些鞋子比较贵,我也买了很多鞋,我只是在奇怪,这种小众圈子里玩儿的东西怎么会发展成全民炒的东西?


即使有的人有收藏的需要,例如我,虽然有500双各种型号的跑鞋和限定款,但我自己从来也没把这个当做是可以炒的东西,这就是是个满足自己喜好的玩意儿。


我管这个叫瞎JB花钱。



同样是瞎JB花钱,小众人士中交易一点限量鞋款,赚点小小的差价,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真正让我觉得这件事情值得拿出来一讲的是,居然鞋子出现了交易所和各种指数,都开始玩儿资产证券化了。


资产证券化这个词大家可以记下来,以后拿来装比用。


还有很多球鞋鉴定的APP搞各种鞋类交易所,甚至提供了完全储存鞋,只炒鞋的归属权这种神奇的云炒鞋行为。


鞋圈全面币圈化,各位没有被币圈和非法集资教育过的90后95后00后们,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一次社会教育。


恭喜各位即将领会到这个社会的真实,过了这一关,就成长了。


第一次,可能会比较痛。



2


一个产品有炒作的价值,最起码要有一个保底的价值丢在那里,所谓保底价值,就是最不济的情况下,手里的这堆东西能干嘛用。


房子的保底价值是土地价值和那堆钢筋水泥的价值以及出租的收入价值,这些都是很直接的东西。

股票的价值是一家上市公司资产加现金流加流通商品加原材料的价值,都是可以换钱的,虽然这些东西经常造假严重,但多数公司还是正常的。


期货的价值是大宗商品作为原材料的使用价值,最不济可以拿来生产消耗,例如原油,大豆,玉米。


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坚挺的硬通货,是可以随时换成钱或者生产物资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嘲讽币圈,因为他们炒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背书。


有时候说他们是空气币我还不高兴,因为空气起码还能帮助人类呼吸生存。


他们不仅没这个功能,还费电。






在我看来,炒鞋不能说是完全空气,但其实比币圈强的有限。


很多人说炒鞋是有价值基础的,因为某些限定款的球鞋全世界只有XXX双,基础售价XXX,所以物以稀为贵,最不济二手出手挂闲鱼还有XXX元。


这个理由我听着很想笑,真的。


你们对于球鞋制造业有多发达一无所知,对于球鞋鉴定也一无所知,居然炒这种根本无法辨别真假的东西,居然相信那些满足术语的沙雕鉴定师。


太假了。


我甚至怀疑你们口袋里的钱都是假的。


不然怎么能信这种东西。



3


先说球鞋的真假吧,这是水分最大的东西,说句得罪行业的话,你们根本分辨不了鞋的真假。


虽然某些鞋款,官方的发货量只有N双,但是你永远不知道市场上会出现多少双真货,注意,我说的是,真货。


鞋这个东西,官方专柜是不提供真假鉴定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官方没能力分辨真假,甚至球鞋这东西的真假界限都是模糊的。


一个连真假都没法界定的东西,还能炒?


就连空气币,那也是在空气钱包里雷打不动的空气币,你不用担心买到假的空气币,这东西假的和这个世界一样真实。


从这点来说,币圈和鞋圈比起来居然还有一点点优势,不知不觉还抬了币圈一手,罪过。



理论上说,一双真鞋,应该是由A设计,A生产,A包装,在A的渠道购买来的产品。


但现实情况是,各大鞋类品牌基本上是自己只出设计,其他的全都外包或者委托生产,你们最爱的AJ,也是委托生产的。


只要是委托生产,就必然代表着生产环节不可控。


有人说非指定工厂生产不出真货,朋友,这你就真的外行了。


我给国内头部的几家鞋帽代工厂做过贷款尽调,做完后,我算是对于服装和鞋类的品牌追求彻底解毒了。


追求品牌,根本没有意义。

追求各种做工特点,尤其是各种所谓的鉴鞋大师,更是傻的可笑。


当然人家不傻,人家很清楚,信他们的才傻。



4


很多傻乎乎的年轻人,真的以为鞋这个东西存在真假,存在什么老厂出品无法仿制的传说,并对此津津乐道。


真的,又傻又天真。


鞋类,是当代最标准的工业品之一,完全都是流水线生产的东西,而且为了降低成本,鞋子本身的设计都不复杂。


而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造鞋技术,没有之一。


你们没有真正领略过福建莆田,石狮;广东东莞;浙江宁波,嘉兴;江苏南通,昆山以及山东青岛甚至越南和柬埔寨的中资代工厂的恐怖力量,人家给外企做了几十年的代工,全世界都穿他们做出来的衣服和鞋子,真真正正的掌握了核心生产技术。



他们只要想做,做出来的东西,不论从任何角度都是找不出毛病的。


我这么给你举例子吧,ARM做芯片牛逼吧,手机都离不开他们的芯片,但是人家只做设计,设计出来之后再给高通等公司改进,然后还是要给代工厂才能生产出来,他们自己是没有工厂的,你说代工厂有没有生产能力?


你可以说代工厂没有设计能力,但是给图,就一定能造出来。


差不多就是鞋品牌和鞋厂的关系,没有鞋厂造不出来的鞋。



有人说什么材料无法复制,什么鞋底钢印,什么特殊版型,甚至什么胶水的味道。


真的,你们想太多了,这些东西通通不在话下。


一双鞋的绝大部分材料,都是甲方给要求,代工厂自己做的,只有少部分核心材料才是甲方提供。


但很不幸,就连这些核心材料,大多数也是中国生产的,更不幸的是,都是能简单就买到的。


阿迪吹上天的核心科技boost,爆米花,本质上就是E-TPU,国内任何一个代工厂都能搞到这种材料,boost本身的配方也不是什么秘密,各种品牌跑鞋的各种花里胡哨的自主研发科技,本质上就是E-TPU改了一点点比例。


一家代工厂只要愿意,完全可以用完全甲方的标准,采购来完全符合甲方要求的所有材料,然后利用甲方真模具复制出完全一样的模具,开模成本也就十几万,然后生产出一模一样的鞋出来。


甚至很多代工厂本身就是甲方的代工厂,左边生产线生产甲方的鞋,另一条完全一样的生产线生产一些神奇的鞋。


大家的各种编号,材料,设备,都是一样的,谁能分辨真假?


反正各大品牌的门店态度很明确,他们不鉴定。


这说明了一切。



5


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一双鞋,用了和真货完全一样的材料,完全一样的工艺,完全一样的设备,有着完全一样的编号,那么这双鞋,是真的还是假的?


或许你会说是假的,但是没有人能证明他们是假的,不论从任何角度讲,都是真的,所谓的假,是存在主观情感而非客观监测的。


这些鞋大量存在于各种所谓的代购和海淘那里(微商100到300的纯仿货就不提了,那个鉴定太容易),动辄价格不比真货低多少,都保证过APP的鉴定。


你根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别说你不知道,那些搞鉴定的也不知道,不然也不会出现保证过鉴定了。


当然,也有时候那些搞鉴定的其实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们和代工厂都是一伙的,买通他们不要太容易,都要恰饭的嘛。


当然我说的是真正的硬货,那些300的沙雕假货其实你付款的时候就知道真假了。



当球鞋的真假都无法鉴定的时候,一切炒的价值就崩塌了。


如果说鞋贩子和鞋品牌商是一手庄家,那么各类鞋厂就是二手庄家,还是那种有能力有意愿拆一手庄家和接盘侠的那种。


虽然钻石也不值钱,但是人家几家大公司可以垄断生产抬价,但是鞋市场不存在这种垄断,只要愿意,随时都能爆发量产,并且不在品牌商控制中。


品牌商都忙着出下一个新标的来割韭菜呢,没看官方都没有鉴定服务么。


一个没法控制产量的市场,炒作价值为0。



各种所谓的稀缺款,无非是还没有真的引起代工厂的兴趣而已,一旦他们愿意,难让天下没有难买的AJ绝对不是玩笑话,而且你还没法鉴定出是假货。


你知道在莆田和东莞厚街,各种你们眼馋的鞋型满大街都是吗?你知道南通那边的B品的各类真货衣服都是按斤卖的吗?


建议球鞋中毒者一定要去代工厂聚集的城市去感受一下工业的力量。


真的,对钱包和智商都有好处。

当真假难辨的时候,你知道人们会怎么判断真假吗?


告诉你,人们会依据拥有者的身价来判定。


你如果没什么钱,你穿一个真的出去,人们也会认为是假的;如果你很有钱,你穿一个假的出去,人们也会认为是真的。


没有人见面互相先趴下看鞋的细节的,这太沙雕了。


当你挤着公交的时候,你身上的LV和AJ限定版,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都是假的。


钱,才是童叟无欺的硬道理。



6


说完真假,我们再来说说炒鞋这件事情本身。


一开始这只是一个小众圈子的事情,大家出于收藏目的玩玩鞋子也很正常,由于都是购买能力比较强的球鞋爱好者,出一点差价并不奇怪。


但后来,各路明星开始介入后,鞋文化逐渐开始流行,特殊品牌的鞋子也逐渐成了年轻人心中的一个符号。


似乎只要穿上一双鞋,就能成为自己的的偶像一样。


我不嘲讽年轻人,我只想提醒他们醒醒,消费主义的典型特点就是鼓吹消费等于社会地位,这是典型的消费主义陷阱。



当然,其实绝大多数炒鞋的人,自己是不穿鞋的,他们甚至都不真的拥有鞋。


搞这个就是为了割一波韭菜赚点钱。


最终鞋还是在交易所,和期货一样,炒的只是一个拥有权。


很多真真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炒鞋暴富段子,其实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进来,然后高价卖鞋给他们。


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鞋贩子割韭菜,很多平台方自己也在割韭菜。


这么一看其实和币圈一样一样的,发币的割,交易所也割。


反正韭菜不是自己生的。

作为中转方的平台方,做了这么多年的鉴定,对于鞋这个行业的了解是非常透彻的,他们知道如何拿到谁都识别不了的鞋。


而且他们资金雄厚,量大,是可以直接和工厂合作的,当然之前这些能力主要是拿来做一些所谓的团购,谁都鉴定不了的鞋,自然他们也鉴定不了,当然就是真的,因为消费者只能问他们呀,消费者自己又不知道,门店又不鉴定。


之前的利润很不错,但和炒鞋比,利润还是不够多。






现在炒鞋这么火,而且大家还是玩儿各种空对空操作(只炒拥有权,不见实物),那么100的库存中,再额外多100的库存,谁又知道呢?反正都是数字游戏。


甚至都可以放各种炒鞋贷,允许玩家赊额度,只不过只赊拥有权,不给实物,还能收大量的手续费,成本为0.


那些花了炒鞋价格的人炒来炒去的,到底是什么呢?


真的有这么多鞋在炒么?


炒鞋真的比炒币更靠谱么?


鞋穿不炒?别逗了,糊弄谁呢,需要用尿滋醒。



7


这篇文章讲到这里,我觉得已经说得足够清楚了。


这个市场从供给,到评估,到交易,都充满了庄家割韭菜的气息,如果你真的喜欢一双鞋,喜欢到1万块买回来也要穿,那买也就买了,这个不是赚钱,就是消费,消费能力自己评估就好。


如果你是想着靠炒这个赚钱,那我建议你还是洗洗睡吧,庄家就是赚有你这种想法的人的。


一个供给完全被一小撮人控制着的市场,你们居然还认为这东西能赚钱,怎么同样的情形到了股市和币圈你们就开始骂了?


逻辑没学好,吃亏少不了。


吃亏是福,祝福你。



目前太多年轻人开始玩儿这个,各种金融衍生品也开始产生了,我觉得荒谬到有趣。


由于鞋圈过于火热,各个代工厂已经开始招兵买马摩拳擦掌了。


某种程度上这些炒鞋的小朋友们已经算帮助发展实业了,还是用的自己的钱,有的还是用借的钱,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我很感动。


很多学生想靠炒鞋赚生活费,我想说算了吧,作为一个学生,还是老老实实准备学业和实习才是正经事,打算在泡沫市场大浪淘沙。


最后往往自己会成为那个泡沫。


全都是泡沫。



可能很多年轻人刚上大学不久,对于泡沫市场和集体投资狂热不够了解,建议大家都搜一下郁金香事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泡沫投资事件,和现在的炒鞋市场,基本是一模一样的东西。


而且现在炒鞋已经被大肆报道出来,正是高位出货的时候,现在赶着进场的人,不出意外全都是接盘侠,这东西真不值这个钱。


有时候我也在感叹。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95后炒鞋,每一代最狂热的人都踩过坑,但是他们竟然都没有一点长进。


连给孩子讲讲都不认真。


人类唯一收获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收获任何教训。


其实我觉得这个事情没什么,就是年轻人越来越穷,炒不起别的了

但是的确是说明了经济形势越来越差,换句话说,这可能是年轻人越来越穷,且没有能力进行阶级跃升的表现


早些年的时候,年轻人还有奔头,阶级跃升相对比较简单,于是他们炒火车车皮和螺纹钢

后来虽然阶级跃升的难度稍微大了点,于是他们炒房地产

再往后,总价过高的房地产,年轻人也炒不动了,于是渴望阶级跃升的年轻人寄希望于现实牛市里股票,后来则是比特币暴富,尤其比特币,虽然单价相对较贵,但是或多或少,年轻人还是玩的起了

现在则是,年轻人既没有钱炒房子,也没有钱玩投资品。作为消费品,球鞋的确可以算是天价,可如果单纯考量球鞋的投资品属性,球鞋的单价低,市场小。。。是极其不适合投资(炒作)的投资品。往往最终变成小圈子自high的典型,那么球鞋的最终结局大可以参考之前的火热的藏獒市场

可年轻人没有别的可以投资,别的都太贵,年轻人炒不起

所以,这个,球鞋市场的火热,没准的确是很危险的信号

看到“炒鞋”这个。。。其实我倒是没多大感触,包括炒鞋的在内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就是一个郁金香游戏,中国人的平均教育水平还是不低的,但是当年牛顿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大的傻子,结果他就是,难道牛顿真的傻?他只是不信自己会是最后一棒而已。

游资是需要炒炒做做的,他们从一个领域转换到另一个领域,炒起来一些东西,然后打爆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利,这个是很正常的事。

我真正觉得感慨的,是“游资下沉”。。。

回想早几年,游资炒过什么?房子,被国家调控了,现在交易性太差。藏獒,好歹也弄到了几百万一只;蒜泥狠和豆你玩都还算是大宗商品,还有普洱茶,伽玛等等,基本上,都针对的是相对较为有钱的人。玩一手怎么也要三四十万。

前年我还认识了几个炒猫的,一只布偶要四五万,一对八到十万,结果生下来的一只一万都没人要。。。

比特币,好歹还2万多一路炒到10万,那些空气币好歹也是3万左右起投的生意。

过去好歹上万上万炒作的游戏,现在已经沦落到几千,甚至几百这个量级了。。。。

游资的堕落啊。。。可是这种游资的堕落,让许多年轻人相信炒炒做做是可以快速发家致富的,就像腾讯新闻连续一周报道的那个炒鞋玩家买房买车的人生赢家一样,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因为没有比炒作利润更高的事了。

最后:我喜欢收集杯子,各种限量、赠品杯。。。啥时候你们炒到杯子,记得通知我。。。猫爪杯我270一个进的,有四个,能炒到2万7我就满意了,谢谢。

“球鞋是股票,还是毒品?”美国电商平台Stock X的创始人Josh Luber在一场TED演讲中说,“对很多人来说,球鞋是一种合法且门槛较低的投资机会。”


在中国,这种投资有另一个名字——“炒鞋”。我第一次注意到“炒鞋”,是网络上流传的关于AJ5冰蓝的玩笑话,在那个笑话中,一双球鞋的价格可以换算成北京房款的一个单位,“上个月买几双AJ5冰蓝,这个月你就能在北京全款买房。”


鞋圈,这是一个我之前从未深入了解过的圈层,它是封闭的,却也时刻暴露在我们周围。一群爱好者最初搭建起它,但伴随着资本与消费文化的渗入,已经发生了扭曲和异化。金钱、阶层、狂热、谩骂,在其中交融流动。


分析疯狂的数据,只是隔岸观火。我想了解,成为一个炒鞋者是什么感受?它是否可以真的能赚钱?带着这份好奇心,9月9日那天,我开始炒鞋了。


01

游戏时间


开炒之前,我必须扩大自己的军备——首先是要最大程度地了解炒鞋。


有人调侃,“炒鞋”成了“炒股”“炒币”之后的第三种选择,它的可行性基于球鞋本身超高的溢价空间和二手平台的兴起。为了接触炒鞋,我下载了国内5个较大的鞋类二手交易平台APP,包括斗牛、毒、有货、识货和NICE。交易功能上,它们具有相似性,APP上显示了不同鞋子的行情图,效仿股市,炮制了涨跌幅和K线,红涨,绿跌。




不同鞋子的交易指数。图 / 网络


公开资料和报道显然不足以解渴,我要找到真正的炒鞋者。这是一件有些困难的事,炒鞋大部分在微信群进行,无法搜索,私密性极强。换个路子,我利用QQ群搜索相关群名,结果便多了起来。炒鞋风潮之后,“球鞋交流群”的群名被改为“冲冲群”、“核心猛冲群”,甚至直接在群名上打上了“炒鞋”两字。


添加了8个炒鞋QQ群后,我开始在群里寻找能够带我入门的人。“可以带带新人吗?”我问。“你有多少钱?”每个私聊的对象都这样反问我。我愣住了,说低了怕对方不愿意带我,说高了我还真没有。我颤颤巍巍地打出了“1万?”,那边回应:“足够了,2000到3000块就可以入场。”行情很一致,入门学费200块。


我选择了一个网名叫小黑的人,管理员级别,看起来靠谱。“你加了群,一个学期45天,保证你能赚800到1000元。”他告诉我。我掐指算了算,扣除学费我还能挣不少。为了炒鞋,咬咬牙。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转钱,加微信,入炒鞋群。


小黑让我叫他“师父”,我进群时,师门群共有15名弟子,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帮派。和我一起入门的还有一个叫“冒菜”的男生,我们俩姑且算同届同学吧。小黑迅速给我们推荐了一个鞋款,AJ黑金脚趾。他在群里发了几个字,“买41码”。




AJ黑金脚趾。图 / 网络


“买”指的不是普通的网购,而是在二手平台上将球鞋以某个价格寄存,平台规定,寄存期限为45天。在45天内,你可以以任意价格二次售出,其他买方可以从仓库中继续接手球鞋。说到底,这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没有人真正看得到那双鞋的实物,它只是一张APP上的图片,我们在买卖一个名字。


41码或36码,因为符合多数男性和女性的脚掌大小,因此常被称作是球鞋中的“黄金码”,鞋贩眼中的“龙头货色”。黄金码才有炒作的空间,如果误买了偏码,鞋子极有可能永远“砸”在手里。


新人券扣除30元后,我花了1019元买到了小黑推荐的这双鞋。我没有过于注意具体的价格,但后来的经历告诉我,这个价格将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


02

焦虑


200块钱换来的教学仅仅是小黑在群里推荐鞋款,让我们购买后,再寻找适当的时候卖出去。比起学生,我们更像他分散出去的买手。这样的情况持续到第3天,冒菜加了我微信。“我觉得师父把我们当韭菜割。”他说,“他利用我们买鞋,制造火爆的现象,把价格炒高,他卖掉赚了,我们傻傻地等着涨价。“


冒菜23岁,是一名美团外卖的外卖员,朋友圈晒着几张婴儿的照片,是个年轻爸爸。他只准备了4000块钱入场,将近他1个月的工资。冒菜不认识球鞋,平时也买不起,炒鞋是看新闻知道的,“就想赚点钱”。他寄存了两双AJ黑金脚趾,那是他迄今为止拥有过的最贵的鞋。


买了鞋后,我和冒菜同时陷入了一场又一场焦虑之中。工作之余,我们互相打听对方是否将鞋子卖出,以及它的实时价格。虽然我只拥有一双鞋,但一旦入了圈,炒鞋者的身份已让我时刻沉浸在圈子的讨论中,当看到某款鞋子的价格飙升时,很难不动心。


二手平台APP加深了这层焦虑,它会将该鞋款的实时售价推送到手机通知栏里,“噔噔”的提示音响起,是它提醒你购买的同款鞋子以更低或更高的价格出售了。每个小时,我都会听到至少一次“噔噔”声。数字不断被刷新,1040元,1043元,1053元,1049元。不难猜出平台频繁通知的用意,每次交易,平台将会收取1.5%的费用,买卖的数量增多,后台赚取的佣金便水涨船高。




交易平台上,AJ黑金脚趾30天内的价格变动图。


事实上,即使我没有寄存任何鞋子,平台也提供了模拟炒鞋的渠道。在平台上加入我想要的虚拟商品后,我能实时观测所有虚拟球鞋的所有价格变化。它在不断刺激我的购买冲动和延长在平台上的停留时长。我被“炒鞋”绑架了时间。


每天我要耗费近1个小时来观测软件上的价格,对于小黑来说,这个时间被扩充到15个小时。只要是醒着的,他的视线就紧盯着鞋子。他的本职工作是机场贵宾室的接待员,下午3点到10点,他会出现在登机口,在空闲时间翻看鞋子的K线。他通常在早晨5点入睡,凌晨三四点往往是鞋圈的资本家们砸价抄底的时间,他得盯着。


圈子里,“资本”是隐形的,平台或交流群里几乎无法找到这些资本家们的踪迹,只能通过一些异常的数字来寻找蛛丝马迹。小黑告诉我,如果某一时刻出现大批相似的交易记录,那么就是有资本的人在大量购买某个低价鞋,再往外放消息,等待韭菜们入场。“他们会大喊,这个鞋马上就要飞了,要赶紧入。买完之后,大佬们早就操作完了,撤场了,最后热度消失,这鞋卖不出去了。”


和资本家们搭上线,获得第一手消息,一条线可以卖到8万元的价格。8万元仅限于和他们聊天,购买他们推荐的鞋。“这里面就好像一个金字塔,”小黑说,“大V带小V,小V带有点知识的人,有点知识的人带不知道行情的。”每一个阶层的关系,必须靠金钱支撑。


9月11日凌晨1点,我突然收到小黑的消息,“赶紧卖了。”我马上打开APP,看到黑金脚趾有一段涨幅,正在思考以什么价格出售时,它又迅速落了下去。几分钟内,我就失去了卖鞋的黄金时刻。那个晚上,我为仅仅20块钱的落差失眠了2小时。


平日里不起眼的20块钱足以让炒鞋者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反复运作,群里最多拥有16双鞋的人,他们的夜晚又是如何度过的?


以上内容节选自每日人物原创文章《听了那么多炒鞋暴富神话,我也去炒了十天的鞋》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公号(ID: meirirenwu)

如果你有印象的话,我们曾在年初时策划过一部球鞋纪录片来探讨如今球鞋市场中的种种问题,以及在文化和商业化、金钱和情怀之间的关系与平衡,那么半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如何了呢?

我想各位都看在眼里。毫不夸张的说,商业化的氛围变得比当时更浓了,最明显的一点就体现在 “炒鞋如炒股” 的普遍情况。你会发现,曾经那些呵斥贩子的普通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加入到了把球鞋当作投资的行列中,并且重点已经从一级市场中的抽签、排队转而进军到以球鞋交易 APP 为基础的二级市场中,形成了以 “低位买进、高价卖出” 股票式炒鞋目的。

SNRKS 已经不再是主要战场(图片来源:Nike)

正是因此,“割韭菜”、“冲鞋”、“投资理财”、“涨跌” 成为了市场中的关键词,与此同时一些为普通消费者分析价格走势、理财建议的博主和社交群备受欢迎,各大球鞋交易平台也相继推出 “闪购”(仓库寄存售卖) 等服务,更加便利了买卖中的步骤,变相鼓励交易行为,促进交易量。

然而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以投机为目的的股票式炒鞋到底靠谱吗?答案显然没有那么绝对,如果你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和对球鞋文化、行内消息的了解,那么很有可能是可以赚到钱的。但另一方面,球鞋市场终究与股票还是有着许多不同点,诸多因素导致其在商业模式和规则上有着不少的漏洞与风险。

所以借着这次的机会,我们想通过分析消费者心理、球鞋交易 APP 交易规则以及股票与炒鞋之间的联系等不同话题展开讨论,除此之外还找来了三位不同角色的业内人士进行对谈,在面对如上提到的市场现状时,不妨参考一下他们的意见。

AKA
Inventory Pool 创始人
「 如今球鞋交易的风险远远大于先前 」
(图片来源:Inventory Pool)

在你看来,把球鞋当股票炒这种事到底靠谱嘛?原因是什么?

以前觉得挺靠谱,不过现在觉得不靠谱。在今年八月之前 (俗称瞎冲月?) 一直觉得球鞋和股票最大的区别在于:球鞋是消耗品,只要有人上脚穿了,那全新且可以流通的数量就会相应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球鞋的涨幅空间其实要远远大于股票,毕竟实际的供需关系放在那里。如果玩家了解某一鞋款的产品故事,比较市场投放力度,观察街头上脚概率,再打听下具体发售数量,最后稳准狠地入场扫货,一般都能有不错的收获。

而经历了上个月的洗礼,基本近三年的高价热门鞋款均被抬上了万元大关,试问超过一万元的鞋款,会有多少人会去上脚穿呢?意味着球鞋已经与股票画上了等号,没有上脚,只有买卖流通;但伴随着无人监管的市场,规则还不成熟的交易平台,超低的违规赔付金额,以及庄家的肆意操控,风险远远大于先前。

(图片来源:Inventory Pool)

我曾在一些平台看到过不少以 “理财建议”、“预估球鞋价格走势” 等主题的文章和社群,它们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种群体的出现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倒卖球鞋,是除了下海做微商外,能让学生党最快且最容易挣钱的办法。所以,这类洗脑的文章就跟传销公司的 PPT 一样,让学生党着迷和信服。我也阅读过不少所谓的 “理财建议”,不过站在业内人士的角度看,90% 以上的分析都无凭无据。而这些作者,大多是站在吸引流量的角度去编辑的标题,以及胡扯的内容。为的是,圈粉后可以卖鞋做微商来变现。

炒鞋和炒股票的核心区别在哪里?

如果将一万元划作界限,超过一万的鞋子基本没有实际穿着的需求,大多是用作收藏和投资,那这部分鞋款和股票基本划为等号。不过随着近两个月大批圈外人士进场炒鞋,则会出现,人多、钱多、鞋少的局面,所以这类高单价商品很容易被资金撬动。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避免不了暴涨和暴跌。

对于相对较低单价的鞋款,因为存在实际消费者购买后穿着的大量需求,所以与股票判断行情好坏的方式有着很大不同。

现在很多球鞋交易平台也推出了类似于 “闪购” 的服务,这显然是为了那些有着投资心理的消费者而准备的,当出现这种交易模式时,对于球鞋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对于真正的消费者而言,闪购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购买的时间。对于转售用户来说也节省了运费和多次鉴定的费用,其实都是好事。但关于寄存时间的 60 天时限,“吃相” 就有点难看了。平台希望用户间可以短时间多次换手,但球鞋价格的波动以及固定的交易手续费使得球鞋很难在 60 天内有多次交易。所以,这不都爆仓关闭了寄存服务么?

(图片来源:Business Insider)

目前各种球鞋交易 App 经常会被曝光出各种问题和漏洞,包括数据造假、售假、交易规则不完善等等,在如今几乎以这些平台为交易基础的现状下,是否会引发更多球鞋市场的问题

其实 8 月份的价格波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平台。首先关于数据,前端数据的真实性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下单情况,很多小白用户就是通过前端的成交数据来判断一双鞋是否热门以及参考当下成交的真实价格。殊不知平台把取消的订单、不合格的订单等多种没有最终成交的订单都显示在了前端。同时,还有一些平台存在刷单造假的情况。对于平台融资来说,这些数据的确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投资,但对于平台用户或者整体球鞋交易市场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以你的观点来看,球鞋市场在全民炒鞋的情况下,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当第一波 “韭菜” 割完后,年轻的 “韭菜” 们会去冷静思考和学习。相信之后的球鞋市场会愈发成熟和稳定,毕竟没有人会争相去当下一季的韭菜。

张建
绝版空间创始人
「炒鞋需要懂产品,要有时间的沉淀和足够的经验」
绝版空间上海店铺(图片来源:绝版空间)

现在 “炒鞋如炒股” 的说法越来越多,对这样的现象有什么实际的深刻感受?

的确,和身边人交流时会听到类似的话题越来越多,周围不是这个圈子的同学或者朋友也会私下里发信息问我一些关于球鞋理财的文章问我是不是确有其事,现在的球鞋市场,的确可以用夸张来形容了。

在你看来,把球鞋当股票炒这种事到底靠谱嘛?原因是什么?

当然不靠谱,首先你需要懂产品,了解哪些产品是热门产品,并且有足够的升值潜力,这点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足够的经验,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稳定的、合理价格拿货渠道。

如今以球鞋交易平台为基础的 “股票式炒鞋”,对相对传统的店铺经营有着怎样的影响?

球鞋交易平台也好,散户炒鞋也好,他们炒的永远都是金字塔顶端的的那一类产品,本身对球鞋文化帮助其实并不大,所以对于我们这类传统实体店铺在普通产品方面也起不到什么帮助。只是在顶端产品发售时会让来参与排队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常说如今 “大人炒股,年轻人炒鞋”,作为一名家长同时又是从业者,如何理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通过投资球鞋来获利?

大多数年轻人的行为其实谈不上“炒鞋”,应该是跟着市场的热度参与下罢了,对于很多年轻人,在某一款限量球鞋的发售日转走几个不同的店铺参与抽签活动,如果足够幸运抽到鞋,转手后赚个几百几千。但对于上升到投资来说,我前面说的两点,还不是大多数年轻人可以具备的。

(图片来源:Sports Illustrated)

您的孩子平时会关注球鞋吗?如果发现自己的儿子炒卖鞋子,您会是什么反应?

目前我还没有去培养我孩子的球鞋爱好,首先他们的年龄还小,另外,我不是很想让他们在小的时候就过多的在意穿着。我的儿子应该不会炒卖球鞋,毕竟他的爸爸是位老鞋头了,哈哈。

如果是通过球鞋炒卖赚到了钱,满足了自己的爱好,这算是炒鞋靠谱的一种体现吗?

当然算,毕竟我们那个年代开鞋店的人都是通过卖鞋既满足了自己的爱好,又开拓了自己的事业。但每个行业都存在着自己的风险,就像现在球鞋行业的泡沫一样,想入行还真需要谨慎思考。

Michael.L
Sole Stage 北京店铺主理人
「 说白了,炒鞋这事我们没有任何主导权」
Sole Stage 北京店铺(图片来源:Sole Stage)

在你看来,把球鞋当股票炒这种事到底靠谱嘛?原因是什么?

现在这个市场当作股票去操作绝对是不正常的。球鞋市场和资本市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球鞋的火爆除了和关注度相关以外还与数量质量等一些其他因素相关,而这些东西全部都操控在品牌方手里,说白了我们没有任何主导权,一旦一款天价鞋款补货,那大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这之前已经有不少相关事例了。

以你的经验来看,资源和经济实力强大的卖家,在当下得球鞋市场中真的可以做到操盘的程度吗?

经济实力大、产品知识强也只能是短期有可能操控市场价格,和上面问题一样,补货、流行改变、任何一个条件都会直接影响鞋的价格,所以不可能长期靠囤货来控制市场。

(图片来源:The Globe and Mail)

如今 “割韭菜” 成为了球鞋市场中的热点词,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将球鞋当作股票进行投资的风险如何?

一般用户不建议靠这个做为财富主要累积手段,鞋不但对个人产品知识要求、市场价格把控、潮流流行元素,及经济基础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一般人在不具备这些条件情况下不建议参与这个行业。

如今以球鞋交易平台为基础的 “股票式炒鞋”,对 Sole Stage 这种线下经营模式有着怎样的影响?

国内的交易平台对于我们说没有影响那是假的,但是我们觉得无论平台怎么发展,线下实体的优势他们永远不可能达到,试穿、现货、百分百正品保证。这些是互联网购物永远的痛点,所以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普通消费者对于信息和资源的知情、把控能力相对较弱是问题的关键」

(图片来源:Quartz)

显然,当面对 “把球鞋当股票炒这种事到底靠不靠谱” 的问题上,三位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并且原因总结起来其实也是相似的:普通消费者对于信息和资源的知情和把控能力相对较弱。

具体解释来说,能否通过在二级市场炒卖球鞋赚到钱,重点在于该选择哪款鞋进行投资,以及什么时机入手和出手。而这些问题,需要个人通过市场反映出来的 “信息” 进行主观上的判断并作出选择,之所以上面几位都说到炒鞋需要一定的球鞋知识储备和经验,就是因为它们能够让你对信息作出更准确的理解与预测,但…这还不够。

最近这两款新配色无疑成为了市场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图片来源:Google)

事实上,炒鞋比炒股票相对简单的一点是,能影响一双球鞋在二级市场中价格的因素如果总结起来就是:首先是一级市场,主要体现在品牌对于一双鞋子的市场定位、研发和设计规格,以及营销宣传力度、发售货量和发售价格等等;其次,二级市场中影响价格的部分则包括买入和卖出的时间节点、贩子和庄家背后的操作、球鞋交易平台上的交易数据以及更多无法预料的情况等等(是否有明星上脚、UNDERCOVER 早先出现的政治因素等等都会影响球鞋的价格走向)。

越限量、越有话题性的联名鞋款自然有着更高的炒卖价值,但这往往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图片来源:Sean Go)

捋一捋你就明白了,在上述的这些条件中,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有多少是可以完全把控的?有多少信息是透明的?相比于成熟且具有约束力的股票市场,可能要少得多。更重要的一点是,股票的涨跌与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力以及一些决策因素产生联系,而球鞋的炒卖价值大部分都是外部因素赋予的。

Air Jordan I 已然成为炒卖 “重灾区”(图片来源:SneakerNews)

通过知识和经验,你可以判断出哪些球鞋会在市场中获得更高的人气,可以了解到一双球鞋在发售前到发售后的基本价格变化趋势。但大部分对价格的判断都只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预测,这也是为什么在业内人士看来,那些教你该投资理财哪些鞋子的 “分析师” 们都是在胡扯。而鞋贩和所谓的庄家在炒鞋的过程中能够更容易的获得利益,最主要的原因是拥有资金和资源,更强大的资源意味着拥有比普通消费者更多的信息和进货渠道,降低了投资的风险,这是普通消费者所不能及的,所以往往大家只能被 “牵着走”。

所以,你应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被 “割韭菜” 了,在不具备球鞋知识、经验以及资源的情况下,大部分趋利的消费者只能盲目跟着大家一起 “冲”。当需求增大,价格自然会升高,到达一个节点时,相对理性的自穿消费者不再消耗市场中的货量,那些 “高价接盘” 的人们就成了冤大头,只能抛售赔钱或者等待下一个愿意接盘的人,往往出现的现象都是前者。

(图片来源:Google)

其实这种情况,与 17 世纪中期在荷兰发生的典型市场泡沫案例 —— 郁金香狂热十分相似,郁金香事件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经济。17 世纪中期时,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当时量少价高,被上层阶级视为财富与荣耀的象征,投机商看中其中的商机,开始囤积郁金香球茎,并推动价格上涨。1635 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全民运动,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最终在短短两年后 ,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六个星期内价格平均下跌了 90% 。

简单来说,两者都是在人们的趋利心下,纷纷投入到炒卖一个没有自身运作能力且严重超过自身价值的物品的行列中,当市场中的泡沫破灭时,价格暴跌,受创最大的,往往是那些最后入场的投机者们。

如今球鞋交易 APP 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起来(图片来源:Engadget)

除了上面所说到的部分之外,如今球鞋市场形成现在的状态,与品牌和交易平台也有着不小的关系,其中类似于毒和 nice 等各大球鞋 APP 作为目前已经取代淘宝的球鞋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已经发展成类似于股票行业中证交所般的存在。最初借助鉴定服务的便利性和门槛更低的交易操作模式而广受欢迎,如今则除了交易操作外,还是二级市场走势的参考平台。

(图片来源:Los Angeles Times)

你会通过一些各平台新推出的交易规则中窥探到,其在有意的变相鼓励炒鞋行为。

正如 AKA 所说,某些平台推出商品寄存售卖服务(俗称闪购),美其名是缩短时间、便利了交易上的步骤,但实际上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促进更多交易量,希望用户可以在买入后迅速上架转手。另一方,担保预售的买卖规则也有点像是期货交易,其目的同样是在变相促进用户之间更多的成交,你甚至不用拿到这双鞋的实物,光在 APP 上即可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这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球鞋交易只变成了仅存于虚拟线上的数字交易,交易量在不断上涨,只看见走势利好而选择 “进场” 的用户、资金也越来越多,但实际的库存消耗(自穿用家)却不能形成正比,导致了不健康的高速增长。

1929 美国股票市场崩盘的前夕,股票让人一夜暴富的梦曾成功打入过许多并无金融经验的美国人心里。如果大崩盘是因为人们为表面利好而憧憬于各种 “快速致富计划” 、贸然选择入市的后果的话,那从侧面看来也有几分像今天的球鞋市场。自此后美国便出现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督证券市场的秩序。

可球鞋市场呢?谁来监督和制定秩序?

没有一个产业是能够永远利好的,尽管目前来看整体市场仍然还处于上升的阶段,但当积累的泡沫过剩最终导致破裂的时候,一泻千里的现象也是可以从各种前车之鉴被推敲预见。

市场自有市场的规律,我们说再多也无法阻止因供需关系形成的二级市场发展。但在二级市场上把球鞋当成股票炒卖,这事靠谱吗?答案显然不是绝对的,不妨借鉴证券市场反映的现象判断:金融大亨的名字从来也不会缺乏的,但千万也别忽略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炮灰故事,最终还得看自己对行业的了解和判断力。另外,在体系不完善、缺乏第三方监督的市场上,也太容易成为韭菜了。

首先要把市场搞混乱,是不是要扔一个烟雾弹。

疯狂的球鞋市场也是在慢慢的扩大,现在也是进入了一个球鞋虚假的时代,鞋圈的数据越来越变得不真实,很多的没有发售的球鞋就开始接预售,然后消费者付了钱等了一段时间被退款这是根本没有办法的,但是并且不会一直这样下去,国家一些部分肯定是控制的的,只是还没有到达那个点,我觉得还是保守一些,不要只看着眼前的利润。

我认为目前我们学生最好还是不要无脑的去追求球鞋的品牌,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鞋子都可以的,不是贵的球鞋就一定是好的,要是经济条件允许那再去考虑一些价格比较高的鞋子。

因为现在的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喜欢那一双鞋或者是什么服装,有一部分是为了追求那个品牌,所以现在市场上有非常多的人追求穿名牌的东西,所以就造成了球鞋市场上了疯狂的泡沫。

那我们要怎么去看待疯狂的球鞋市场泡沫?能怎么看待?

打开各种二级市场的app每天都是想是坐过山车一样的看待

劳资的球鞋涨了,好好好,这帮炒鞋的还算是有眼光,果然和我的选择都是一样的。

1.要是自己心爱的球鞋买了之后,爱涨不涨吧,反正我也不指望它挣钱。

2.这两双怕是已经涨到起飞了,丝绸4000入的,aj6口袋5000多抄底价。涨价涨的我都是心花怒放进退两难了,到底是出还是自穿。

3.至于这康扣,这品控直接无语了,万一买到没瑕疵对我还担心是假的呢,反正我2000收的鞋盒破损。

4.这yeezy700我觉得都没有飞的余地了吧,然而还是有人冲,不管了,反正我是原价。

5.前几天突袭搞到的,这双起飞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估计货量足的时候发售应该还要飞,接着各位贩子又要冲冲冲。

6.这双怎么搞董大,别的满天星都起飞了,怎么它不起飞呢?后来它也涨上去了,没关系,我yeezy是原价抢的,和我无关。

7.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毒,郭艾伦都涨到200了,实战鞋都能起飞了,各位有能力的快冲4D。

我买的鞋涨了我很高兴,我没买的鞋涨了那必须是问候贩子大哥们指定那里有点毛病。

今天又是冲冲日,冲冲周一到。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