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突发疫情时,高校找到合适数量的隔离点是最大问题
3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本轮疫情当中出现了中学、大学的聚集性疫情。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了当前校园疫情防控的困难。王登峰指出,最近几次发生在高校的疫情,如果疫情出现延迟,可能就是因为没有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特别是对应隔离的没有快速隔离。在突发疫情的情况下,高校动辄几万学生,找到合适(数量)的隔离点是最大的问题。
▲王登峰
王登峰表示,每次社会面出现疫情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校园。当前我国28个省区出现了疫情,教育系统也有十几个省份出现了师生的感染。出现疫情是各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社会面共同因素,也有校园环境的独特因素。首先可能还是因为思想麻痹、放松警惕,特别是在较长时间疫情非常平稳的情况下。
王登峰介绍,从学校具体情况来讲,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学校特别是高校人员规模比较大,疫情防控的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突发疫情时,高校动辄几万学生,找到合适(数量)的隔离点是最大的问题。在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出现疫情的时候,能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转运隔离,不仅涉及到学校是否在前期就做好了准备,更重要的是需要属地的协调和帮助。最近几次发生在高校的疫情,如果疫情出现延迟,可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特别是对应隔离的没有快速隔离。
第二,师生每天都要进出校园,如何确保校园刚性的进出需求,同时又能够严格落实校门管控措施,这方面存在一些具体困难。
第三,校园师生的健康管理涉及面非常广泛。中小学的健康管理在学生家庭成员的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方面还没有形成特别有效、能够完全实现管控的制度。同时,学生的课外活动、校外活动范围也难以有效及时地掌握。
第四,校园场所的密闭环境与减少聚集的要求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冲突。
据悉,为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部及时总结各地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形成的非常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去年福建省通过定时、不定时对一定比例师生进行核酸抽测,及时发现了进入校园的疫情。这为应对大规模的疫情赢得了时间。目前,23个省区市已经开始推行这项政策,而且随着这一轮疫情的出现,教育部要求各地把这项措施真正抓好落实。
二是关于高校如何在出现疫情情况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王登峰介绍,教育部最近了解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要求,每一个区跟一所高校建立定点关联,如果对应的这所高校出现紧急疫情,这个区要负责校园的转运隔离等相关工作。这给高校人多、防控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之道。教育部也想把这个经验及时推广,让高校在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时能够更快、更及时得到当地的支持。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向财霞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又或者信息不真实等情况请发邮件到2435147949@qq.com 告知,本站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