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货源通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被骟除”及其它——我在上海疫情中的另类“第一次”


“被骟除”及其它——我在上海疫情中的另类“第一次”

发布时间:2022-04-26 14:14:11  来源:网友自行发布(如侵权请联系本站立刻删除)  浏览:   【】【】【

这次疫情相信每个人都学到很多,经历了很多“第一次”。从今天起我想记录一下与文字、视频、声音等精神食粮(以下都用“文章”或“文字”指代)有关的“我的第一次”体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被删了4次,也不算坏事——让我从这另类的“第一次”里,对生命、死亡、命运无常有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我必须承认,在上海疫情之前,我作为一个固执地偏爱读书的非典型互联网读者,“阅读面”很有限;而作为一个偶尔写点东西的新手,也基本上与世无争,虽然看到过很多喜欢的文字被封禁,但毕竟刀从来没落到自己头上,所有的感受仅限于“围观”。

我第一次被删除“违规内容”发生在3月24号(《一个上海新冠阳性的集中隔治经历分享》)。当时心理上的各种“不适”,现在回想起来就是涉世未深的“矫情”——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被删了4次,果然第一次最疼,后面竟然很快就习惯了,甚至还开始能体会到一种快感。那种快感颇有点儿像青春期时的心理叛逆:你没收我的金庸我偏要再弄来看,你禁止谈恋爱我偏要谈给你看,你剃掉我的长发我偏要护着它再长出来……现在你不让我说真话,我偏要说,你最怕、最不愿意听什么我偏要说什么。你不删我,我还担心你没听见呢。

不过现在咱毕竟不再是小愤青了,有人说我是老愤青,我内心也是不太服气的。说真话和说气话是两码事。我说的那种快感并不是来自“你不准,我偏要”式的意气,而是因为我发现,如今看一篇文章是不是说了真话,是不是有价值,是不是有影响力,“有没有被删除”可能是一个蛮有效的参考标准。何况,“被删”和“看删”还让我对几个重大问题有了新的视角。

问题一:生命的价值,看长度还是看质量?这一直是个经典的灵魂拷问。对这个老问题,我在“被删”的经历里得到了新体验。有的“故事”戳中了人心,虽然呈现得过于扎眼,很快就没了,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如夏花般灿烂”。例如我自己被删的第二篇,(《波澜壮阔的上海滩大实验》),就存活了不到5个小时,有55万阅读。我的所有其它文章活得都更长久,有几篇还是我自己觉得更好的,但加起来也远没有这么大的阅读量。

关于生命的长度和质量这个问题,曾经有句老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价值=长度”。这个观点,据说在很长时间里占据着主流地位,不过人类越是接近现代社会,对这个说法产生怀疑、甚至嗤之以鼻的就越多。

而我一直是个“平衡论”者,如果也勉强用公式表示,就是“生命价值=长度*质量”。我有个别朋友更激进,强调“价值=质量”。他当时引用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说你别把自己整这么高大上,你这大抵和“春宵一刻值千金”、“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就是一个路数,只是看重的东西不一样,有所谓庙堂与春闱之别而已。

不管怎么说,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是主观的,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应该彼此尊重的个人偏好。在中国,好像“安乐死”还不是完全合法的,但也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立下遗嘱,授权或指令遗嘱执行人在自己陷入无法用现存的任何医疗手段恢复自主意志的情况下,放弃那些痛苦和无谓的治疗,少给生者和社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问题二:一篇文章是没有自主意志的,它的生命价值如何体现呢?作者写文章与企业做产品或提供服务不是一回事。企业的价值就是其创造的客户价值,而一个严肃写作者的“产品”即使公开发表,也或多或少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情感表达,即使没有人看,这份价值仍旧存在。或许,文章的价值=作者自己感受到的价值+每个读者的感受到的价值?

我一直相信,一个真正的写作者首先是为自己而写的。给自己公号起名“麦哥自留地”,原本强调的就是“我写什么我做主”,也就是自我表达本身的意义。“我”只有一个,但从读者价值角度,看的人越多,额外价值却是越大。那么,如果按照“读者价值+自我表达价值”这个公式,会不会让写作者逐渐地被“读者价值”绑架?

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事情,因为我的第一篇“10万+”(《波澜壮阔的上海滩大实验》),和我假设的“+”公式,似乎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可能更贴切的公式,是:写作者自我认同的价值是1,读者认同的价值是后面的0。

问题三:一个生命离去之后,还有没有价值?这个问题的新解,我是从梁建章先生的大作《生命损失最小化的防疫策略》及其它很多我喜欢过、受教过、转发过的“难友文”中体会到的。所谓“天空虽无痕迹,鸟儿却已飞过”。又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

问题四、五、六:命运有常还是无常?努力是否必有回报?好心是否必有好报?疫情中涌现了一大批充满理性和智慧的文章,其中《生命损失最小化的防疫策略》即是客观、冷静、理性、不讲态度讲道理的典范。然并卵。这样的文章先是在首发的《人民日报》被删,接着在“绕梁说”公号奋力存活了几天后,还是被删。与此同时,那些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的“美国阴谋论”、那些粉饰太平的“红歌”,似乎永远也不用担心有没有被删除的危险。

轮到人的生命恐怕也是如此。一个人“安分守己”、远离烟酒等不良嗜好、保持运动、饮食健康、科学睡眠,还真就未必比一个放飞自我的人更健康、更命长。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认真活好是必须的,命数几何自有天定。人能做到的,就是“活在当下”、快乐无悔,如果硬要更多,那是终究逃不出一个“贪”字。

问题七:人死能不能复生?这问题似乎很荒谬。不过最近有一篇文章奇迹般地做到了,那就是传播量创下数千万纪录、连点赞数都已“10万+”的《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奇迹是怎么发生的?有人说是获赞最多的那条神评论,“谁删这篇文章让他不得好死”,不过这未免太天真了。有人说是神评论所代表的“民众愿力 ”创造了奇迹。不管谜底是什么,确实有这么一个“生命”复活了。

其实,拉高了维度看。在一个时空里死去的生命,在另一个时空里根本就没有死过。在我们这个时空存在着的,在另外的时空里根本就了无踪影。如果你相信时空之无限和多维,那生与死原本就是“相对”。佛家讲,“缘起性空”,在“大圆满”里一切本就是空性。渺小如我们,当下只存在于我们感知到的一个时空里,何必考虑本不存在的“生死”呢?所谓“当下即是永恒”。

第一次“被删除”的时候,我怀疑是不是动物被“骟除”的时候,会不会和我是一样的感受。但这显然是因为“第一次”、没经验,自己乱了阵脚。被删除的文章自己是没有感受的,那些人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删除文章只是“舞剑”而已,其意在“骟除”写文章的人的意志。

不过动物之“被骟除”,一般发生在它还幼小的时候,写文章的人要强大的多。“骟”动物的器官,再难也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骟”人的意志却要难得多,你可以一删再删,我可以一写再写。最根本的区别,是人是有共情和协作能力的。就算你让我无法再写,也必定有无数的人会继续写下去。因此,“删”的最终目的是无法达到的,即使是在东厂横行的明朝和已经荒谬到极致的文革。

退一步说,就连“删”一篇文章的直接目的,也因为大家的智慧而越难越达到了。我第一次“被删除”的时候,一点儿心理准备没有,连事先的保存都不会,可是马上就有“万圈”的朋友私信说“我截屏了”,更有朋友说“百度上有网友上传的文字”。现在我也像无数网友一样,在反复的“被删除”和“看删除”中,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看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第一时间留下文字Copy或截屏,接着点赞和“喜欢”,然后马上转发票圈或其它自己常用的APP/网站。这和病毒侵入了人体、人体自然要想办法反击并产生抗体,好像也差不多。

想到这些,忽然有点怜悯那些接受了命令或职责、辛辛苦苦盯着屏幕反复“删除”的执行者们,他们和那些已经多日无法转运“羊”却要一遍遍执行集中式核酸检测的“大白”差不多,一遍遍排练的剧目都是《西西弗斯的复活》。至于“删除”的决策者们,不属于“可怜”的范畴,该懂得都懂得。

【特别求助】哪位朋友有闲置公众号,可以代为转发文章,拜托私信我。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又或者信息不真实等情况请发邮件到2435147949@qq.com 告知,本站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货源通网 免费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