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货源通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莆田鞋货源 >  买莆田市鞋微商 入门跑者经验分享 618值得买的跑鞋推荐


买莆田市鞋微商 入门跑者经验分享 618值得买的跑鞋推荐

发布时间:2022-01-22 10:32:30  来源:网友自行发布(如侵权请联系本站立刻删除)  浏览:   【】【】【
    需要了解关于“买莆田市鞋微商 入门跑者经验分享 618值得买的跑鞋推荐”的问题请花几分钟看完文章内容哦!如果需要找质量好且价格低的莆田鞋|运动鞋|休闲鞋厂家货源的朋友,建议您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064879863 (长按复制) 她会给你推荐可靠并且有实力的厂家微信号。均是厂家直销哦!


温馨提示:如果下面内容出现其他商家的联系方式请不要加更不要交易,因为内容是网络收集整理的,只有这个微信号:1064879863才是我们的哦(微信名叫货源通),请注意防骗!

笔者声明:本文为自己跑步经历分享,相关跑鞋都是实际穿着体验,希望能和更多跑友交流。从路跑小白到严肃跑者,从这个夏天跑起来吧!

前言:

5月初应景立夏的“减脂大作战”文章,分享了自己的减肥历程和经验,也获得了广大值友、一直在减肥道路上的朋友的支持和好评,在这里先感谢大家啦! 什么?立志减肥的你,竟然还没有看到笔者呕心之作?那实在是一个遗憾,赶快补打卡都是干货,多少都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而在上一篇结尾锻炼打卡的截图之后,还立了Flag承诺后面会分享自己的跑步心得,同时也少不了对跑鞋等装备的关注。马上就到618大促,作为一个陆陆续续坚持2-3年的入门跑者(开始是健身房跑步,后续转战路跑),也算是有立场给大家良心推荐一波。不过,一定要警惕新手上线就秒变装备党,因为跑步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运动,因为感觉枯燥初期劝退的人不在少数,而坚持下来的就能体会到无尽的快乐。对于大部分的上班族,特别工作压力大的朋友,笔者就强烈推荐“夜跑”,相信一定能打开各位新世界的大门。

另外文章会先从夜跑,和跑步的一些初阶知识来讲解,有经验的跑者也可以直接跳到后面,直接看看我个人穿过的多品牌不同类型的跑鞋分享。做个简单的参考,为618乃至今后尝鲜新跑鞋,有个方向和思路。

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不妨播放下方视频音乐“The Process”,稍调低音量,单曲循环:


夜跑—让人欲罢不能的都市调节剂

之所以推荐“夜跑”吸引新手跑者,其实最直接根本的原因,还是如今都市生活节奏太快,无论是工作族白领还是课业压力大的学生朋友,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并不多,伴随的拖延症以及熬夜(或者怎么着都舍不得早睡,相信屏幕前面的你多半是这样的 )。所以对于各位懒床的小主,夜跑的接受度会更高。

  • 优势1:缓解一天疲劳的绝佳方式

面对大部分人的伏案工作,“心累”比身体疲劳更让人崩溃,再加上每天外卖的慢性毒害,回家一歪就成了恶性循环。其实我们的身体反而是极其缺乏锻炼的,夜跑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重置我们的身体,特别是跑步是一个人专注的运动,并暂时摆脱世界的纷扰,放空一下紧绷的神经,加上跑步产生的“多巴胺、内啡肽”堪称是一次头脑的SPA。其实这和下班去健身房举铁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形成规律后的跑步带来愉悦感甚至更强,跑步真的会上瘾!

另外对于我来说,跑步这样的有氧运动之后,其实并不会有饥饿感,因为晚上吃宵夜很多时候都是闲来无事,冲个澡反而能带来更好的睡眠质量,特别对减肥更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一假期,北京白天气温直逼35度高温,夜跑25度就会舒适太多了
  • 优势2:夜晚凉爽,跑起来更舒适

相比健身房等有空调的室内锻炼,跑步(室外路跑)对于外界温度、湿度都会格外敏感,特别是对于即将迎来的盛夏,夜跑相对凉爽一些,身体的疲劳感也不会来的太快,这对于坚持打卡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不少跑友的习惯,都是在晚饭后1小时之后出门跑步,加上现在下班回家较晚,一般都是9点左右之后。而笔者这里经常是晚上10点、11点之后,这个因人而异也要看各位上班通勤时间,以及睡眠质量如何。——除了温度外,夜晚伴随的微风,也是提升跑步舒适感的重要一环,同样是25度有风没风完全是两个世界!相信跑友都能明白~

  • 优势3:夜跑,让一个人的运动更纯粹!

室外夜跑,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数量锐减的车辆和行人,非常有利于我们跑步保持节奏(如果所在地夜晚交通复杂,可以穿反光的跑步服,带来更好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跑步本来就是一个人的运动,平静的夜晚让这个特点更加纯粹!不算热身和拉伸,跑步全程一般在30-60分钟左右,除了听音乐,这里也特别推荐听听一些网络播客节目(好的节目可以时间过的很快,放松的闲聊天,还是有营养的分享类节目,都任君选择)。

这里安利大家“看理想”APP,其中梁文道的节目:八分,就很适合夜跑中陪伴

身体状态好的时候,可以选择高配速去锻炼能力;状态一般或者比较疲劳,也可以放松恢复跑,跑步其实是一个自己跟自己娱乐,自己和自己较劲的运动,上瘾后可以称之为一种游戏!无论你是娱乐跑者,还是严肃跑者。


决定去跑,应该注意什么?

热身拉伸,至关重要!

可能没有比跑步,最自然的一种运动了,但正是这种入门门槛看似简单的运动,反而非常容易受伤。不少初阶跑者满怀赤诚和热乎劲,特别是一些本身就自律、或者忍耐力强和对自己比较狠的人,更容易强迫自己的身体,忽略掉酸痛和疲劳给我们的警示,造成跑步的伤病,所以一开始我就要强调:拉伸! 拉伸!! 拉伸!!!

跑步前后的拉伸放松,真的相当重要,而且是必要的!(大神贝克勒,监督你)

如果是一般的打篮球(特别是大部分情况,都是半场接波),其实对体力的要求并不大,而且篮球经常会有休息和相对低强度的时间。但跑步无论你是配速超过6分钟的慢跑,还是配速在3、4分钟的大神,不变的都是持续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更不要提跑步对腿部、膝盖、脚部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所以放在养生篮球上的上来就跑,十天半个月你可能看不出问题,长期的伤病隐患还是相当大的。 笔者身边的一些朋友,基本上都有受伤过,还有女性朋友也有跑伤了,去医院拍片子的,所以这里丑话要说到前面,一定要做好跑前,跑后的热身,肌肉拉伸,放松。

记得之前看到过,越专业的跑者,对于拉伸和热身的重视程度就越高,Nike黑马成员,甚至一个拉伸加上慢跑热身就要用去45分钟甚至更长,而这对于一般入门跑者甚至比正式跑步还要长。这里,无论你用什么软件,这里用Keep的跑步拉伸课程来看,基本上5-8分钟的拉伸就ok了。

Keep等一些APP,都会有拉伸的训练:根据疲劳程度,还可以适当延长拉伸时间

针对笔者来说,一般的5km跑步之后用常规拉伸就好了,如果有时间跑个10K,或者更长的LSD我强烈建议拉伸更加充分一些,因为这不仅仅可以缓解肌肉过度紧张和疲劳,而且长久以往还能让肌肉线条更顺畅,不会成为死疙瘩,可能更多女生会更在意这一点。 放心跑步并不会造成腿粗的!另外我也特别建议,如果是长期跑步的朋友,基础的话买个泡沫轴、有条件的可以来个筋膜枪,回到家中再好好放松一下(或者洗澡完,睡前晾干头发的时候,筋膜枪捶打一番,一开始肯定是酸疼,习惯之后就是一番享受了)。

对了,跑步放松的地方可不仅仅是大腿哦!特别是久坐的白领,臀部肌肉由于长期不锻炼,其实是非常紧张的,每次跑步之后可以对屁股好生照料一番,绝对的酸爽!


“高步频”——初阶跑者,建议一开始就养成好习惯

“高步频”是健康的跑法。首先我们先不从追求速度的角度出发,高步频首先是对人体负担相对小的跑法,因为对于入门初阶跑者,我们完全可以“小腿紧倒”的方式,来小步幅、高步频来进行慢跑、或者叫快走(配速比较低)。 相同的配速下,因为高步频、步幅小就会带来两腿腾空的高度也会降低,也就意味着下落对身体冲击力会更小。特别是体重相对较大的跑者,尽量先减小步幅,等待下肢肌肉力量提升,这对避免膝盖伤病也是非常关键的!

相同配速下,高步频,跑步会更省力,更高效!

“高步频”是重要的跑步技术,更加高效和省力。

从科学的专业力学角度,高步频可以很好的利用上我们肌肉的弹性,更自然的释放力量。另外相同配速下,高步频就意味着垂直方向的位移减少,减少我们克服自重的做功,这显然会让我们更省力。从我自身的跑步经验来看,特别是有时候状态不好,比较疲劳,一定要保证高步频,步幅就放他去吧,最后一看配速和时间,往往会有惊喜,而且疲劳感要比“拖沓的迈大步”要少很多。

从我个人的步频实时图看,步频的稳定性还需要提升!

至于所谓的“180完美步频”,我自然不建议刻板的追求,但确实可以当作一个参考来看。以我自身来看,大部分正常都是175-180之间的一个步频,我觉得就OK,因为太过追求高步频,反而会打乱自己的跑步节奏,180左右就很好。 而对于新手来说,建议上来先下意识的刻意提升步频,来建立起一种跑步习惯和节奏,可以按照180步频来跑,且并不觉得会比较别扭,那么就可以按照这个基础来练习了!

而对于亚洲人身材比例,有些跑步达人会说超过190的步频才更高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有道理。另外对于长跑而言,匀速跑才是最省力的,所以在平均步频稳定后,我们可以追求步频的更小的波动,当然了这也会考验我们核心力量的控制力。 稳定之后,跑步节奏就会很顺,有时候自己状态好有劲儿,也能明显感觉对步频有更好的控制力。

别太在乎“配速”,“跑量”循序渐进

上面既然提到了步频,很容易就会想到“配速”(1公里耗时多少),但对于入门跑者完全不用过早的功利追求配速,特别是相对大体重人群,强努往往会更容易意外受伤,不要急后面有的是“里程碑”让你突破。

所以首先相对轻松跑起来,跑舒服是最大诉求。而且对于没有跑步经验的小白,很容易跑一两次精疲力尽的劝退,我建议大家可以试试Keep燃脂跑中的“法特莱克跑”(里面有不同公里数选择),其实法特莱克跑是一个慢跑和变速跑的训练方式,只不过有氧能力还不够的同学,走、跑结合可以在初期让我们从1公里都坚持不下来,到完成5公里的意外喜悦中。

Keep中的3公里法特莱克跑,强度小,很适合没有跑步经验的人

而当我们经过数次跑步,身体已经稍微适应,“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就成为跑步入坑的最后一步啦~~~ 要知道习惯的力量是很大的,如果初期您只是为了减肥采用跑步这种方法,坚持养成习惯就会不知不觉爱上跑步的!

如果每周都有规律的跑步,自律的你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严肃跑者,可以通过跑步App来看看一个月的大概跑量,或者适当给自己定个小计划和目标。因为跑步能力就是靠累计跑量才能逐渐提高,今天这里就不拓展的说什么提高配速等更科学有效的方法。但相应堆跑量之后,确实可以循序渐进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有了进步就有更多动力,跑步这项在外人看起来枯燥的运动,慢慢就像打游戏一样,练级蜕变成长~~~

找到适合自己的跑量,坚持完成作业,你会循序渐进看到自己的进步!

这里结合之前自己入门路跑的经验,大概给一个月跑量的建议(当然,这个要根据各位的身体能力、回复状态、可支配时间来调整)

入门新手:50-100k/月 (每周3次,一次5k,一个月按照4周来计算,差不多60公里左右)

适当晋级:100-150k/月(每天5k,根据工作和身体状况,穿插调整休息,基本上100-150k差不多)

更有追求:150k-200k/月(几乎每天都自律的完成5k,周末或偶尔10k,基本上就是月跑量200左右的选手了)

而对于业余爱好者,月跑量两三百甚至更高的,其实比比皆是。但刚才提到了不用过度追求“配速成绩”,其实跑量的部分也是循序渐进,让身体逐渐适应才是长久之计。根据跑步强度大小也有一定的乳酸堆积,适当的休息也是为了下一次跑步有更好的状态,同样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更专注跑步,618前期购置了佳明245M,确实可以给到跑者更多数据和辅助

哦对了,在北京的朋友,为了刺激消费,还有北京消费券可以抢(京东、天猫等平台就额可以抢)。其中线上数码产品可用2000以上享9折(在原有基础上,再打折扣的),刚好适合佳明245这款运动手表,封顶最高优惠400元。我看了一下全网平台,2000出头算是官方好价了,刚需可入。

至于跑步中的心率控制(例如是有氧燃脂,还是乳酸阀值跑等等)就不过多的展开了,还是那句话新手的还是从舒服和可以长期坚持的角度出发,特别是需求燃脂的同学,以一个跑步中还有余力可以简单对话的呼吸强度来跑,并尽量有超过30分钟的运动时长,这样粗浅的把控就好。喜欢数据和理工男,当然可以买一块佳明/颂拓的运动手表,来更好的辅助配合自己的跑步训练,如果已经研究到这种地步,肯定就不用再去支招了

说到这里,入门跑者需要初步了解的一些知识差不太多,重要的是“干就对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哦。


跑鞋的选择,理论和实际结合

提到跑步的核心装备,跑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其实也有很多介绍选择跑鞋的文章内容,但往往都是过于“理论派、学院派”,很多细节可能并不会在一篇内容中完整的阐述到。向来喜欢输出干货的笔者,就把能想到的都说一说,相信一定能在618大促选鞋,特别是刚刚准备跑步的小白,给予不少参考价值。

脚型,选择跑鞋的大方向

基础理论上:平足低足弓选“支撑系”,高足弓选“缓震系”

我相信,应该有不少即便跑步很久,也还是分不清啥事内、外翻;以及内旋不足和过度的朋友。但我觉得完全不用过于学究,去考量专业术语或者俗称。直接看到底是偏向平足,还是高足弓就好了。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沾湿脚步,然后踩在纸上去看看水印的情况,对照上图就很清晰判断。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观察下鞋子外底,长期的磨损情况:如果高足弓,外侧磨损多;扁平足则更多施力在内侧,内侧磨损较多。而两者之间,自然就是正常足了。 在这里,我也提醒大家一下,正常足还是占据大多数,不要过度解读图片就好。

高足弓:缓震系跑鞋(代表系列:Asics Nimbus)

低足弓/扁平足:支撑系跑鞋(代表系列:Asics Kayano)

正常足弓:两者均可(大体重,优先 缓震系)

Asics(亚瑟士)Kayano、Nimbus是最具代表性的,对于亚洲脚型适应性很广

尺码的选择,其实相当讲究

对于选择跑鞋尺码(甚至是所有鞋子),都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因为不同品牌的鞋子,尺码本身就会有差异,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先入为主(比如以一个运动品牌为基础标准),Nike的鞋码普遍是比较正的。例如我穿鞋码(欧码/法码FR:44、美码US:10号、mm尺寸:280),我是建议优先以 280mm这个尺寸为标准,然后再参考44、美码10号来去确认鞋号。

左:Nike 44/280;中间:阿迪 44 2/3 275;右:阿迪官网对照

至于一些品牌尺码不同,例如 Adidas,我就会选择44半的鞋子(有人说是鞋楦偏窄,从官网尺码表上看 mm数确实也更小一点),有时候甚至 mm/cm数这个尺码也不保准,有条件最好实体店试一试你对应品牌的尺码记下来(如今网购也可以在家试,不合适再退换货就行了),保证一个最舒服的状态,对了建议下午或者晚上试鞋,因为早上刚起来脚尺寸偏小,后面走路/特别长时间跑步后,脚会稍微肿一点点,尺码会更符合真实穿着情况。

至于同品牌的鞋,也会因为鞋型的不同,可能会存在偏码的情况(大部分是会偏小,比较窄等)。所以即便我们熟悉了一个品牌,也可能造成尺码不算特别合适完美的时候。

看到不少人说Epic React鞋尺码小,除非是特别高脚背,我觉得更多是包裹性好

但话又说回来了,其实每个品牌在设计产出不同尺码的适合,其实还是针对标准尺码设计的,有些鞋的包裹性比较好,这个可并不代表鞋子就小。如果日常走路,你觉得压着比较累,选择大半码是ok的。对于专业跑步而言,其实个人建议多一些包裹性其实是好的,比如Nike Epic React Flyknit都说偏小,但我实际就按照标准尺码44买的,最后穿着来看,其实设计初衷是提供包裹一体性很好的鞋,虽然造型也适合日常出街,但正码更适合跑步而已。

重量,轻量化越来越重视

随着造型工艺,以及全新的材料使用,如今的跑鞋在轻量化上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几年前我穿Asics Nimbus 18刚开始跑步,并不觉得沉或者明显的重量感,Asics顶级缓震鞋多年来也都是300g+(44尺码)起步。而随着接触跑鞋比较多了,跑步能力也有所提高,跑鞋重量确实会影响一定的跑步表现,这里说下自己的经验:

* 以下均按照44尺码为标准,不同尺码重量会有增减,就当一个参考吧

最常见的UB系列,鞋重都不会很轻的,跑鞋之外还兼顾出街

对于新手跑者(特别是较大体重),还是本着缓震保护,稳定优先的前提去选择为宜,重量反而不用太在意,因为配速并不快,鞋重的缺点并不会被放大。一般来说,单只跑鞋300g以上也没问题,比如Asics的跑鞋双雄 Kayano和Nimbus系列,一般都在350g左右(近两年可能减重一些,但仍然会是300g级别选手);又比如最常见的阿迪UB(Ultra Boost正代系列,非Adios等竞速),照顾到日常穿着舒适性,大量爆米花(ETPU)材料的使用鞋重都不会轻的。

Asics Ride家族,从Meta到Evo,定位和重量就有区别

如果您体重标准或者较轻,可能并不需要过度的缓震保护(同样缓震系,顶级就比次顶级要更重),特别是还没有到跑马级别的同学,相对轻量化的跑鞋可以关注下。我觉得300g确实可以算是一个分水冷,44尺码也有不少会在250-300g之间,大家不要小看这几十克左右的鞋重,即便是5k跑下来也有4000来步,累计下来还是挺明显的。

至于有一定跑龄的朋友,如果我们是日常速度训练,或者真的要追求比赛中的PB,在有一定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基础上,更加轻量化的竞速跑鞋确实是最佳之选。不过对于新手来说直接跳过就好,还是那句话先积累跑量和能力再说,选择适合自己阶段以及日常跑步需求的就好了,就比如Nike Next%看上去真香,但真不是一般跑者能够驾驭的,所以千万不要过于装备控哦~~~

舒适度——千万不要被脚感蒙蔽

“踩屎感”相信一定是不少之前不少跑鞋缓震最常见到的形容词,但个人感觉这绝对是一个被“滥用”或者说“误用”的词汇。因为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重级别,以及需要缓震/支撑的平衡度,绝对不是缓震越软越舒适的。

比如在实体店试穿,仅仅是穿着走两步,这种初上脚的脚感其实并不能代表跑步的实际体验,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按照经验来看,一般试鞋就很软的,跑起来可能会有回弹反馈不够的情况,而且太软的鞋长期走路其实也会有疲劳感。软、弹——需要综合实战来看更靠谱。

例如Adidas的当家鞋款:Ultra Boost,确实是缓震跑鞋的代表(幕后功臣是德国的巴斯夫化工,研发适用于跑鞋的ETPU材料,Puma貌似是第一家用的,只不过Adidas营销更好并人尽皆知了)。一般第一次接触的朋友,也会被舒适脚感所惊艳到,但对于我个人来讲(179、85kg),UB系列跑步还是稍软了点,常规的5k、10k对于现阶段并不是我最佳选择了。因为我也穿过类似ETPU材质的,例如索康尼Everun/PWRrun(更软弹的升级材料),Nike的React我觉得会更韧性一些,更适合跑步。

亚瑟士Nimbus系列,并不会云上漫步感觉,特别是对比ETPU大军,稳定才是特点

还有就是Asics的经典Kayano、Nimbus系列,作为旗下顶级跑鞋的代表,Gel胶的“踩屎感”可能是最早传出来的。但根据我的实际感受,单纯的软度并不及Boost、React等材料,甚至对比Boost你会觉得偏硬的脚感,但这并不代表亚瑟士的缓震不够。而是结合整体鞋面、外底橡胶等设计,亚瑟士的鞋很明显整体支撑稳定性会更强,也算是可以给入门跑者纠正一下跑步落地姿态吧。

总的来说,这种平衡舒适和实战的感觉,说再多其实都是理性层面,估计跑友肯定都需要买个2-3双鞋才能更加感性的明白我说的意思了。总结来说,很软不代表就舒适,较硬并不代表缓震就不够。

跑法——舒服最重要,先遵循自身的选择

提到不同脚掌落地的跑法,其实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觉得也是可以完全不纠结,太过刻意去改变自己的落地习惯,即便是精英跑者也并非全部前脚掌落地,全脚掌和后跟落地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多。下面还是简单说说这几种跑步的基本特点:

前脚掌落地:顶级精英跑者相对较多使用,跑步效率高,但对腿部肌肉力量也更高

全脚掌落地:择中的跑法,对肌肉要求尚可,对膝盖等部位压力较小

后跟落地:较多人的选择,相对省力,落地的冲击可以更多靠大腿和膝盖附近肌肉来缓冲

下面放出东京马拉松中,大迫杰的跑姿截图:

上面是常规意义上的落地跑法特点,但实际上根据自身身体不同,其实并不能太过刻板的归类,只是说下普遍的特点。因为还有很多科学研究证明,其实并非前掌跑法就是标杆最优的。

大迫杰的跑姿——可以看到落地瞬间,脚掌和重心保持垂直

我觉得更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是:落地脚和自己身体的重心尽量的保持垂直,或者接近于垂直状态,这样施力和缓冲反馈的效果更好。最终导致落地方式,会根据跑者背屈、配速、跑姿习惯等自然改变调整而已。

在不纠结自己的落地跑法之后,其实跑者也就能更释然的选择跑鞋。而一般意义上,其实很大部分跑鞋,都是适应各种跑姿的(毕竟一双鞋出来,要能照顾到大多数跑者的需求,适应性更强)。当然也存在一些专门针对竞速跑者,或者坡差更适合前脚掌落地的跑鞋,相信高手们都有自己的选择。


跑鞋使用经验分享(覆盖10双左右跑鞋,跑步的不同阶段)

各位看官,终于到了我个人的跑鞋使用经验分享了,估计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哈 虽然现在网上可以搜到各种评测文章,但我会根据我刚入门跑步到逐渐成为业余爱好者的经历,来对应结合跑鞋来说。(基本上是15至今,大家也不用担心跑鞋过于年代感,基本上能代表一些主流品牌 热门系列的脚感了)

目前个人基本状况:身高179cm(差一点180 ),体重(目前85kg左右),正常足弓,44尺码,全脚掌跑法

2015年-17年(95kg左右,可以代表大体重跑者,目标减肥)

跑鞋装备:Asics Gel-Nimbus 18、Adidas UltraBoost 1.0(缓震取向)

美津浓Wave Rider 19、Nike Lunarepic Flyknit Low、Nike Flyknit Racer(轻量化取向)

Asics Nimbus 18

Asics Gel-Nimbus 18(认真跑步的第一双鞋)

早在15年之前,因为工作久坐的原因,自己曾经的体重达到(突破)200斤大关,简直刷新震撼了我的世界观。。。所以当时就每周至少去3-5次的游泳(半小时,1000米左右;偶尔会游个2000),但由于饮食方面并不太控制,基本上体重并没有明显下降。后来办了健身卡,跑步(大多是跑步机)和游泳穿插避免枯燥,亚瑟士的顶级缓震Nimbus就是小白跑者不会出错的一双选择。当时是亚马逊海淘,500+拿下。

后跟锁定脚踝,Gel胶虽不算强,但也算是恰到好处

因为当时还是巨型体重时期,所以对于跑鞋重量完全是不计较的(可能当时也没太多这个概念),记得以我当时的体重级别感受来讲,也并不会感觉特别明显的踩屎感,不过亚瑟士招牌的Gel缓震胶还是有感觉的,但整体给我更多的感受,还是稳定,特别是结合后跟锁定,确实让人安心。虽然初期跑步集中在跑步机,其实相较于路跑会更加省力一些,但跑鞋的保护性还是至关重要,至少我当时从3、4公里开始跑,慢慢到一次例行5公里,都没有受伤,一双缓震+稳定的跑鞋多少帮助了我。

亚瑟士的外底耐磨性,确实还是相当良心的(对比nike、Adidas要好不少)

对于刚刚跑步的新手,对于足弓的支撑保护也很关键,可以看到Nimbus在鞋底足弓处有很明显的银色稳定片,让新手跑者也不至于上来就受伤,足底筋膜炎什么的。从鞋底看去,不得不说日系的亚瑟士、美津浓的大底橡胶耐用性真的是标杆,即便我大部分跑步机使用,磨损会少一些,但500公里甚至1000公里都应该不在话下的。

单只鞋重:350g

作为顶级缓震跑鞋,适合大体重跑者的入门上手之选,不过在鞋重方面我们就不要过多的苛责了,单只350g的重量,基本上也算是我上脚最重的跑鞋了。5km、10km提速肯定不合适,但长距离和燃脂跑,这个还是完全没问题的,毕竟不追求速度保护是第一位的。

Adidas UltraBoost 1.0

与此同时,当时Adidas的Boost其实已经全球走红,进入跑步正轨的我自然也心痒想收一双,只不过当时的UB系列可不想如今这么便宜:记得当时UB已经出了2.0,我淘宝买的这双UB1.0没记错的话,还是700-800左右大洋(这个绿配色,完全就是因为便宜一些),可不是如今UB19、20可以在500+轻松收到的价位。

“战损成色”UltraBoost,当时堪称是爆炸的脚感,真是软啊

可以说在当时UB系列的声望算是巅峰了,加上侃爷的潮流带货,加上UB上Primeknit编织网布,确实在脚感舒适性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脚面整体贴合像穿了一双袜子,Boost缓震就是一个字够软,虽然上面我提到如今UB放到现在并不太适合我,但平心而论在这样一双兼顾时尚出街的跑鞋来说,还是有一定弹性反馈的,软弹整体拿捏的比较合适。特别是大体重跑者,这个脚感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UB特别是1.0缺点也有,就是外底很容易磨损,不过Boost持久度没问题

在外底耐用性上,UB系列特别是1.0为人吐槽就是外底太不耐磨了,基本上一两百公里之后,外底就磨损就很严重了,虽然没记错的话在2.0升级了马牌橡胶,但对比日系的跑鞋品牌,确实耐磨性上表现的比较一般。当然,对于一般慢跑不追求高配速抓地力性能的佛性跑友,其实耐磨性并不用太过担心,即便是雨天跑步也不至于滑到的,这个都大可放心。另外Boost耐用性还是很优秀的,基本上很多跑友反映1000公里,boost性能并不会损失多少,这也是当时很多跑马的同学,穿着UB去征战都说明了问题。

单只鞋重:328g

其实单纯从鞋的尺寸(体积来看,毕竟有厚底Boost),UB系列看上去是重量级选手,但在当时328g的鞋重其实控制的算不错了(因为常规42尺码的鞋,可以做到300g左右)也算是控制鞋重了。而我当时在积累了一定跑量后,UB系列就更喜欢穿一些,与Nimbus就交替换着穿,还是挺舒适的。

至于颜值来讲,UB系列更加符合出街,经典的UB1.0-4.0个人审美上颜值是更高的,整体鞋的流线型更出色,但脚感部分会偏软。如今的UB19、20,加强了Boost使用量和密度,相对提升适应跑步一些,不过总体脚感还是偏软的取向。大体重的首选,这个基调仍然没问题。

经过一段跑步积累,5K当时应该跑在30-35分钟左右

美津浓 Mizuno Wave Rider 19

刚开始跑步,除了两双顶级缓震鞋,我还收了相对轻量化的一些不同跑鞋,也对各种跑鞋科技的脚感充满好奇,其中值得一说的就有美津浓的Rider系列,其并不过多依赖材料,更多是机械结构缓震的方法,也挺有意思的:

Wave Rider 19,同样是海淘尝鲜,价格400+

即便是入门跑者,当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和整体有氧耐力都能有一个比较大提升(相较于0跑经验的人,确实要强不少),特别是偶尔休息恢复的好,你会明显感觉今天跑步更有力量,而一双相对轻量化跑鞋,会明显感觉跑的更快一些,Wave Rider 19当时就很符合我的预期。

美津浓的wave机械缓震,属于硬朗的脚感

首先要说的,并不是缓震性能,而是美津浓对于亚洲人脚型的把控设计确实非常完美:穿进美津浓跑鞋中,我可以感觉整个鞋楦简直是量身设计(既不压脚面,也不会咣当松垮,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宽松适应性,不知道其他跑者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就是一种你出街去个超市,特别想一脚登上就走的感觉)

缓震的表现上,wave直译过来就是波浪,在中底部分有一定的掏空结合适当的弧度,从而提供一定缓震效果。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这种缓震有一种很明显的硬朗感,但并不是死硬没缓震,如果喜欢boost脚感的话,wave则是完全另外一种感觉。我个人还是适应多款缓震技术的,但从推荐程度上还是建议正常体重,或者轻体重的跑者来选择。从支撑稳定性上,同样也偏向于日系同样的亚瑟士,两双日系跑鞋的支撑稳定感,都是两个品牌一直尊崇坚持的,这个也是我比较明确可以感知到的。

看上去简单,但鞋带、鞋垫等细节其实做的不错

在细节上,美津浓做的也比较有特色:比如很多人抱怨一些鞋带容易开,Wave Rider 19鞋带虽然并不是那种扁平鞋带,但这种螺纹很有可塑性,在系鞋带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很扎实。鞋垫部分,美津浓这双也还算厚实,材质并不是很薄并且软塌塌的,当然这也与wave机械缓震硬朗脚感作为弥补相辅相成,整体脚感还是挺舒适的,这个更多还得真正去试穿就能明白了。

单只鞋重:289g

鞋重上看,wave rider 19就直接降到300g以下了,我查了一下资料貌似从17代开始轻量化就是Rider系列的一个大方向了加上整体鞋面网布不错的透气性,确实是一双想要提升配速的跑鞋(当然不能和如今更加轻量化的跑鞋比),这个重量也刚好符合这个鞋子的调性。至于他的老大哥,顶级缓震Ceation系列我没有尝试过,缓震脚感应该会更明显一些。希望要体验不同机械缓震脚感的,可以一试。(另外,听到很多跑友说,美津浓的顶级缓震,大体重很不错的选择,穿过的朋友可以分享下自己的感受哈)

Nike Flyknit Racer(之前还有一双Nike LunarEpic Flyknit low 1代)

单只鞋重:180g

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对Nike的跑鞋并没有啥好感,因为本身也打篮球,发现不少跑鞋上都应用的ZOOM AIR气垫,但实际脚感个人感觉并不是特别适合做跑鞋(当时想法确实比较局限)。直到Nike的Flywire(最早飞线技术)以及后来的Flyknit(纱线组成的一体式编织鞋面),虽然看上去营销层面的属性更多一些,但实际上确大大减轻了鞋子重量,可以说是中短距离不错的轻量化选择。

上面这双Nike Flyknit Racer是朋友得知我开始潜心跑步送的,一开始还并不看好,但180g的鞋重确实非常惊艳,虽然不是我常规训练跑鞋,但在炎炎夏日通勤穿着还是很好的,下班直接去健身房也无需回家换鞋,举铁之后,其轻盈的脚感进行5km跑步还是胜任的。

Nike LunarEpic Flyknit Low彩色渐变配色

如果说朋友送的Racer太过极致,两侧基本上没啥实质上的支撑;那么笔者在实体店5折买到的Nike LunarEpic Flyknit Low则是当时Nike主推的缓震跑鞋,应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Flyknit和Lunarlon缓震,具有轻质和不错的缓震效果,同时出街属性会更强一些。从跑步功能性上看,相较日系专业跑鞋,因为两侧鞋面偏软,如果脚不是很瘦,会感觉脚肉略微向两侧溢出的感觉 ,也是从这代开始Nike开始了Epic这个系列,并应用自己的主流缓震材料,也就是后续对抗阿迪UB系列的Epic React系列,我们后面再说。


2018年-19年(80-85kg,减肥成功,实现跑步机上的20km)

不要看我15-17年刚跑步就很有兴致,还收了不少跑鞋,虽然对各个品牌脚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但真正在跑量上并没有设定目标,基本上一周跑个2-3次,不过当时吃鸡开始兴起,有时候和基友打游戏就懒得去健身房跑步了,晚上饿了还定个外卖这样的神仙操作 (健身房跑步机的话,就会有各种赶不上,懒得去的借口)。所以体重上基本上没太大变化,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即便你跑步了,晚上一顿夜宵全补回来还富裕。

极富成就感的成绩单,减重后跑步更加轻松

不过在17年底狠心减肥:管住嘴+一天两练(午休也练练,Tabata、适度力量、跑步),直接从95kg左右减肥到最低80kg出头吧,也让我跑步可以追求更远距离,10k并不困难,20k里程碑也相继达成。跑步除了跟自己较劲,更多还是数字游戏,每一点进步都清晰可见,伴随多巴胺分泌,让你着迷上瘾。

不过当时的10k,还是在一小时开外,现在看来弱爆了

新增跑鞋装备:索康尼Triumph ISO 2、索康尼Freedom ISO 2、Asics Metarun

索康尼 Triumph ISO 2(胜利ISO 2)

记得应该是双11的大促,希望能收一双新鲜未尝试的跑鞋,我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国外人尽皆知,但国内相对小众的“索康尼”(当时国内代理,品牌叫“圣康尼”,我是觉得挺别扭的)。毕竟号称是跑鞋中的劳斯莱斯,然后果然双11抢到了一双索康尼Triumph ISO 2(后面简称:胜利ISO 2),绝对是一双惊艳我的鞋子。

说实话,索康尼鞋子的配色都很奇葩,这双橙色算好看了

天猫双11狂欢价,579元到手真的挺值的

由于当时阿迪的Boost空前的成功,也导致了众多品牌开始跟进ETPU发泡材料的使用,而在其中索康尼的“EVERUN”中底科技,直到现在看来都是一次进化。其实当时我已经完全对Boost科技没有了新鲜感,但胜利ISO 2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但软,而在真的有回弹反馈,解决了Boost会泄力的痛点! 正如“EVERUN”这个科技代号,真的会让你感觉可以一直跑,减缓疲劳感并提供助力。

掀开鞋垫,EVERUN中底看到了,外观上和Boost很相似

虽然我没有太多研究,但感觉上就是将“爆米花”材料的密度压缩的更紧密一些,不过真切让我们感受到比UB1.0要好穿,后面成功跑了两次20km也都是拜他所赐。另外从上图可以看到,鞋舌和后跟的填充海绵相当厚实,整体鞋子穿着起来的包裹舒适感绝对是一流,结合鞋面透气和热塑,真心感觉是一双完成度很高的鞋子。

不过很遗憾,当时家中开暖气,跑完步我将鞋子放到靠近暖气的地方,第二天直接外底橡胶受热发生形变。。。上交之后,明显感觉前中脚掌的勒紧了不少,舍不得扔掉的我还穿过几次跑步,但明显会感觉到磨脚,后来只得作罢,也算是痛失一双好鞋 。而后面索康尼的其他尝试,也并没有这双鞋来的适合我。

成功20K,跑步机上佛系完成

索康尼Freedom ISO 2

因为索康尼的胜利以及EVERUN脚感的舒适,让我直接路转粉,以至于直接蹲点开始看索康尼的促销鞋子。再加上我当时减肥成功,体重降低后对跑鞋轻量化的要求也有提升,希望能在兼顾缓震脚感的同时,重量降低就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了,所以我就锁定了Freedom ISO 2。

索康尼Freedom ISO 2,在胜利ISO 2后面出来,主打轻量化

初上脚的感觉,更加轻量化的脚感,以及如其名Freedom一样的自由度(脚踝等束缚很小),给了我不错的第一印象。甚至我还天真的认为,这双鞋可能比胜利ISO 2要更适合我,穿着跑个5k或者10k都还好。但记得有一次相对状态一般,感觉跑的时候脚不是太跟得上,Freedom支撑性差的弱点就暴露了。

中底很容易掰弯,后跟部分支撑也比较弱

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虽然是全掌的EVERUN中底科技,但很容易可以掰弯的:这也就意味着鞋子对足弓部分的支撑性会比较弱,如果是足部力量比较好的选手,应该还能够驾驭,反之10k及更长距离的话,会感觉足弓部分的疲劳感,所谓的轻量化效果反而在这里并不适合我了。另外右图的部分,看上去有个锁定足跟的设计,但这个部分是相当软的,支撑稳定性欠缺。

单只鞋重:283g

虽然看上去283g(44尺码)放到现在并不是特别惊艳,特别是Nike和Hoka如今各种厚底跑鞋都做到更轻了,但由于整体偏向于进阶跑者的设定,以及我查了下前后跟坡差仅有4cm,所以这双鞋更倾向于前脚掌的跑法,对跑者整体肌肉力量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可以说,不要光看到中底厚厚的缓震用料,就轻易判断是否能驾驭哦。坡差、支撑稳定的设计取向,都会带来不同的脚感。

Asics MetaRun

作为当时Asics树立精神图腾信仰的一双跑鞋,可能当时我真的是烧包了,竟然想要买一双收藏。作为当时亚瑟士家的顶级跑鞋,直接将售价飙到了1890元,接近2000元的超高售价确实让人却步。其中首发的黑金配色还是挺帅的,只不过作为“Meta”顶级鞋款,基本上从不打折。然后有一次在商场上看到,好像便宜200块左右,一狠心就给入了。

单只鞋重:324g

由于之前大体重的时候,穿Nimbus过来的,所以单纯在缓震上,上脚穿Metarun并不会给你惊艳的感觉,但这双鞋的做工和配置都确实是当时旗舰,其中足弓下方的碳板加入,确实让这双鞋拥有顶级的支撑稳定性,可以说让原本就是稳定著称的Kayano/Nimbus系列基础上,再次提升。

鞋底的碳板代表身份,主要提供稳定和支撑性,和如今全掌碳板的助推特性不同

至于当时 Flytefoam缓震橡胶的推出(更轻、更弹),也是在MetaRun上首发登场的,整体缓震回弹的感觉也是偏向于硬朗一些,确实无法与Boost、React、Everun(如今升级为PWRRUN)这种爆米花来的明显和舒适。但如果是超过20km之后,半马和全马比赛的话,持久性应该是这个缓震的优势。当然了,最新科技只会在旗舰Metarun上停留一代,在随后第二年更新的Kayano和Nimbus上,Flytefoam缓震几乎就成为标配了。

总之这双鞋的收藏价值,其实要远超实用价值(至少对于目前我这个跑步水平的人),因为享受过更加软弹讨好脚感的鞋子,这个单纯就不那么惊艳了。另外我穿亚瑟士的鞋子都会有一个问题(Nimbus 18/ MetaRun),鞋后跟和脚踝接触的海绵会破洞磨损,这个确实比较尴尬,不知道以为我是如何蹂躏这双鞋的(可以在鞋子称重图看到)。所以对于懒得解鞋带,直接穿脱的朋友,这块一定要注意。


2019年秋季至今(85kg左右,正式路跑、夜跑,如今月跑量达到150K+)

新增跑鞋:Nike Epic Phantom React FK、Asics Evoride

19年的秋季(北京9、10月份),开始正式从跑步机过渡到室外路跑(现在已经规律系统为夜跑),因为此前一直在健身房跑步机上的休闲跑,匀速和相较室外路面更好的弹性优势,让我刚开始接触路跑有一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虽然路跑拥有不同的风景,但水泥沥青路面的硬度,需要自己控制配速,都直接给我了下马威,疲劳感比起跑步机要强烈的多。

刚开始转战路跑,平均3天跑一次,5K配速也就在530开外

不过大概一两周左右,身体逐渐适应,毕竟好歹前两年隔三差五的跑步机慢跑,累计也应该有个三五百公里不止,所以适应路跑并逐渐进入状态,比我预想的快不少。

Nike Epic Phantom React FK(React Flyknit的无鞋带款)

OK,让我们继续说鞋! Nike的React刚推出我就很关注了,毕竟作为运动品牌的一哥,看着对面Boost得吃得喝,肯定是有后手的,“React”如此直白的技术命名,很明显就是直接对标Adidas Boost。其中Epic React Flyknit系列,也是直接对标Ultra Boost这个王牌走量系列。虽然消费者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而且Boost无论是理念还是产品更已经是深入人心,但对于跑步实干,React真的好穿啊!

Nike Epic Phantom React FK(就是无鞋带的版本)

我入手的Nike Epic React Flyknit的兄弟鞋款,无鞋带版本的 Phantom React,其实我一开始是锁定Epic React 2代的,但由于喜欢的配色价格都偏高,便宜的配色入手又感觉遗憾,所以一直在等好价格。后来发现Phantom React这个紫红多彩配色,感觉还不错,更重要价格只要300出头(简直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啊),果断入手。

这双鞋几乎所有线上二级渠道,在尺码上都特意标明“鞋型较紧,建议大半码”,所以为了避免来回退换货,我还是去实体店里面试穿了一下。常规和无鞋带版本的都试了试,结论就是日常穿着确实会有点紧(Flyknit弹性可塑鞋面,脚背高的会感觉有点压迫),但绝对不是内长偏号,如果不跑步可以考虑大半码,但主要诉求是跑步功能鞋的话,强烈建议买正常尺码就好了。

新鞋刚到,还是再试试大小,鞋型确实很漂亮

Nike在设计上的造诣确实高,而且NIke的跑鞋一直做的都比较流线型,这双React上脚之后确实非常显脚型,并且包裹性很强。特别是这双Phantom React不用单独顾忌鞋舌的Flyknit鞋面,极致的一体感。

相当厚实的React中底缓震,后跟U形稳定片也很实用

中底React用料很足,梯形外扩出来,结合后跟稳定片的锁定效果,跑动中每一次落地都足够稳定。说说React中底的跑动感受,相比Boost材料讨好脚感的软,React要“劲道”不少。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其缓震和回弹兼顾的恰到好处,从落地瞬间开始缓震,到回弹释放,真的有种一气呵成的感觉,丝毫不会拖泥带水,确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鞋面一体感很强,大底部分更多是React中底直接外露

提到鞋子给我一气呵成的感觉,鞋面的一体性包裹感也是功臣,起初我还担心Phantom没有鞋带的松紧调节会出现过紧的感觉,但真正跑起来证明我多虑了,至少我认为半马是完全可以应付的。另外鞋舌和后跟上的鞋提,让穿鞋就像穿袜子一样轻松。大底不耐磨,这可能是最多吐槽的点了,除了鞋底最上和最下有耐磨橡胶适当保护(我这个是同色,所以不太好看出来),中底React大面积直接外露触地,路跑一两次就有可见的磨损,上面鞋底外侧还挺明显的(估算了一下,大概跑了200km+)。不过,也不必太在意耐磨性,特别是针对于新手来说,较低的配速对抓地力需求也没那么高,实在不行买两双换着穿,也不过才六七百块。

单只鞋重:240g

差点忘了说,由于Flyknit鞋面的使用,这双鞋绝对属于轻量化缓震鞋的成功范例,240g(44码)的单只鞋重表现出色,怪不得10k训练的后程仍然有不少余力,鞋重真的会占便宜。

有了适合自己的鞋,10k已经可以跑进50分钟了,还是颇有成就感

虽然说跑步硬实力,还是要看自己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水平,但我可以真切的感受到适合自己的鞋子,真的可以助推一定的成绩。目前10k已经可以跑进50分钟大关,虽然没法和业余跑步大神相比,但对自己来说就是一个个里程碑。(周末有时候会真夜跑,享受四下无人,属于自己世界)

Asics EvoRide

作为一向保守的日系跑鞋品牌,在近几年确实收到了极大冲击,虽然以Kayano和Nimbus每年例行换代刷存在感,但无论是专业跑者还是大众消费者都有些审美疲劳。不是说Asics专业度不够,而确实如今跑鞋领域中的新科技太多,特别是Adidas提出Boost大红大紫后,Nike更是将专业厚底跑鞋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马拉松之王基普乔格穿着工程版Alphafly Next% 史无前例的实现破2神迹,日本箱根驿传几乎被Nike垄断,确实让Asics有点挂不住。

而在今年初,相比所有品牌都在缓震科技的军备竞赛,Asics则提出了GuideSole(动能弧)概念,于是就有了我近期入手的这款 EvoRide。

Ride家族,由左到右:MetaRide、GlideRide、EvoRide

其实Ride系列首先是老大哥MetaRide,后面逐渐轻量化的两个小弟:GliderRide、以及最轻的EvoRide。其中只有EvoRide没有配备传统的Gel缓震橡胶,而是采用比较偏向于回弹的FlyteFoam Propel弹性中底,所以前两者缓震更好,适合长距离;EvoRide则更适合一般的5-10K的日常慢跑训练,或者进行提高乳酸阀值的速度训练等。

新鞋开箱,白金配色是真的清爽,想马上就跑的感觉

GuideSole(动能弧),其实简单来看就是一个“弧形鞋底”,Asics官方说可以提升跑步效率,节省体能。打个比方吧:传统跑鞋鞋底更趋向与水平,落地垂直冲击感会比较强;而带有弧度的跑鞋则让每次落地有“滚动”的趋势,从局部来看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势能,整体来看让我们跑动更加的“Smooth”顺滑。

这个角度,GuideSole滚动设计就更明显了

可能说到这里,没有尝试这种滚动特色跑鞋的朋友,会觉得有点夸张。诚然并不会给你天翻地覆的感受,但当我第一次穿上EvoRide上脚走路,会感觉离地时脚趾下方部分有一点点踩空,因为有很明显的前脚掌上扬设计,从而引导你适度前倾的去进入跑步节奏。

后跟有稳定处理,TPU提供足够稳定性
鞋底也能看出来适合前中脚掌的跑法

后跟的部分,港宝稳定片被隐藏在同样白色鞋面中,虽然不像MetaRide、GlideRide那样外露,但实际支撑效果还是很强的。鞋底部分可以看到,外底耐磨橡胶主要集中在前中脚掌,以及后跟外侧,可见滚动跑鞋的设计理念还是希望跑者重心更靠前。

上脚之后的确实颜值满满,马上就到盛夏了,清爽跑起来

有别于Asics跑鞋传统的内敛配色,这个白金配色确实显得清新脱俗不少,而喜欢Asics跑鞋的朋友其实也注意到了,如今配色的使用和搭配进步了不少,至少不会是多年前乡土气息浓厚的感觉了哈 额,针对于配色部分,索康尼、美津浓这样没开窍的选手,得加把劲了啊~

单只配重:270g

作为Ride系列中最轻量化的入门鞋款,重量做到了44尺码不到270g的表现,另外不要忘记整个鞋身造型设计,其实还并没有脱离Asics的经典版型,并没有进行一些设计上的偷重,而是从更加轻质的橡胶,减掉不必要的Gel缓震来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建议这双鞋穿着者体重要小于80kg,而作为85kg选手,个人试穿感觉简单5-10km还是没问题的。不过确确实实可以感受到,比Nimbus这种主打缓震的明显要硬朗一些,轻量化的有舍有得。而对于常规体重,甚至是轻量级健瘦的选手,这双鞋我觉得比武装到牙齿的MetaRide要更加合适。

差点忘记说,虽然并不是一双定价千元大几的跑鞋,790元零售价,优惠打折400出头我觉得性价比还不错。


618跑鞋选购方向推荐,拒绝鄙视链,适合自己才最好

最后,终于来到喜闻乐见的跑鞋购买推荐环节:前面铺垫了这么多,首先感谢您能完整的看下来,从而了解跑步进步和选择跑鞋,其实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自我尝试优化的过程。所以在真正选跑鞋,还是那句话找适合自己水平的,特别是刚开始跑的一定要保证健康。可以看一些评测,但不要盲目建立起鄙视链,618也切记冲动消费哦。

先从我最喜欢并适合自己的鞋入手,Nike的React相关系列,基于是618种草相关选题,性价比必须要足,那么毫无疑问,我建议追求CP值实战派的话,请抄底 Epic React上一代鞋款。

新手入门:Nike Epic React Flyknit 1/2,Nike Epic Phantom React FK 性价比指数:★★★★★

基本上处于清库存的尾巴,300-500元左右根据配色不同轻松拿下。身先士卒,我已经送了老妈一双Epic React Flyknit 2,300出头搞定: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2,有鞋带版本,300出头拿下

对于女性消费者,促销之后更便宜的到手价,确实让入手跑鞋更加随意,很多时候女鞋比同型号男鞋便宜几百款经常出现,所以这里我也建议母亲节啊、618、双11什么的可以送给长辈一双你觉得穿着舒服的运动鞋(跑鞋就很合适)。我就给母上大人买了一双Epic React Flyknit 2有鞋带的话也更适合长辈调整鞋子的宽松度,只需300出头的价格简直就是不要钱。而且这种礼物的实用价值满满,推荐给大家。

正好Epic React两个版本,我对比一下
其实除了颜色和鞋带区别不大的

因为都是同期发售的Epic React系列鞋款,所以设计语言和细节基本一样。只不过我的Phantom React鞋底是单白色,加上已经上脚实战,耐磨橡胶也看不出来了。刚好用新鞋,来展示下外底橡胶的位置,就粉色的脚趾和后跟部分,确实耐磨性上会是小遗憾了。

具体购买的链接,618周期促销价格和各种平台渠道变化比较大,有购鞋经验的值友可以自行在张大妈搜索,甚至是自己收藏关注的二级渠道购买,理论上都可以搞到好价格。毕竟React缓震系列的新款,Infinity Run、Phantom Run 2代都开始打折,我正好去西单实体店看了看,并将试穿感受分享一下:

新手入门:Nike Phantom React Run FK 2 性价比指数:★★★★

Epic系列名头去掉,Infinity Run、Phantom Run 2为新款命名

系列的新款,最大的变化在于将“Epic”名头代号去掉,而在后缀上冠以更直接、亲民的“Run”,可以看出这是Nike将这个系列的跑鞋定位更加潮流出街化。毕竟Nike现在在专业跑鞋领域可谓是风生水起,Next%、zoom fly(未来停产,接替估计是Tempo)、Pegasus/Turbo系列直接划分成更为专业的序列。

Nike Phantom React Run FK 2
鞋底增加了耐磨橡胶,好评

只不过更改后的外观设计,我个人感觉会稍显复杂,没有原来简洁一体性的效果了,审美这个就见仁见智了。不过大底增加了耐磨橡胶,基本上覆盖全脚掌,不用担心耐磨的问题了,并增强了鞋子的刚性(相比之前React外露,鞋子大底如今很难弯折了)

Phantom 1、2代对比,新款鞋面更柔软,并增加了Flywire飞线

直接放出鞋子的侧面对比,是不是感觉初代的Phantom更加简洁,或者说流线型设计很对我胃口。不过换为2代,鞋面除了Flyknit编制外,还增加了Flywire飞线,从而对脚面贴合有更好的适应性。试穿的第一感觉,会感觉对脚面压力会小了一些,如果对1代感觉压脚面的算是一个福音了。

另外由于北京西单大悦城的Nike Running Club是体验店,有个跑步机可以实际跑跑效果。(这里也强烈建议,可以去实体店试跑最好,再强调一下跑步和走路脚感还是不同的)试跑400米左右,React缓震的舒适和恰到好处的回弹 ,确实还是非常棒,从我个人角度确实比较推崇这个缓震。

至于售价方面,因为是新款即便在618促销期间,优惠价格也会在600元左右出头,如果不对比初代性比也不错了,我找到的JD三方购买渠道,至于Infinity Run,估计也是差不多的促销价格,具体可以618前期再观望一下。

进阶之选: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 性价比指数:★★★★★

除了适合新手宽容度高的缓震系跑鞋,其实同样正在清库存的进阶之选,反而是618促销期间的重点。就比如说在6月1日已经开门红促销的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Nike Zoom Fly 3,都是实战好鞋,只不过并不适合入门跑者选择,不过由于我准备选择一双入手激励下自己,正好实体店试穿分享下感受和建议:

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进阶训练鞋款

其实Nike在春夏主推的大众跑鞋,是Nike Zoom Pegasus 37(飞马37),中底缓震配置方面是全掌React + 前掌Air Zoom,但由于是新款降价力度不够,我并不是很推荐。因为更关键是的是有Pegasus Turbo 2(俗称:超级飞马2)的好价格,全掌React之外还有Zoom X(只有Nike顶级鞋款才会上的 Pebax发泡技术,缓震回弹出色外,更加轻质),Next%顶级精英跑鞋用到的缓震,这么一说是不是就真香定律了。

我试穿的体验上,Turbo 2确实是相当轻盈,只不过鞋楦相比React系列要窄一些,当然这也是为了维持整体的流线速度感,脚肥的人可以谨慎选择,上图可以看到外底并没有过分溢出,稳定性上还是React更胜一筹。脚感上,由于是React+Zoom X双密度的材质缓震,更轻的同时回弹会更好一点(因为鞋轻了,无论快走还是跑起来,配速会不自然的加快),推荐给有基础的进阶跑者。

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 HKNE(箱根配色,右2)

其中超级飞马2有一款箱根配色,我觉得还挺不错的,中底缓震还特意有两种颜色渐变,让整体鞋子的流线速度感变得更强。而且对资深跑步爱好者,想必也知道日本的箱根驿传长跑比赛,这个配色就是19年比赛合作配色,作为一届打破N多区间记录的比赛,不错的颜值外也有特殊价值。(虽然比赛上脚是顶级的Next%)而继6月1日开门红后,Turbo 2多个配色也将补货,并有639的好价。有能力的跑者可以关注一波。

Nike Zoom Fly 3(next%简配版本,设计和碳板得以保留)

另外还有一双可以说是Next%简配版本,造型和颜值确实很给力,但Zoom Fly 3采用的超厚底设计,并搭载碳板(Nike最容易入手的碳板跑鞋),确实需要一定肌肉力量和训练的朋友再推荐入手。我上脚试了一下,鞋头上扬的设计也有前面踩空的趋势,仅适合跑步训练使用,并且前中脚掌的进阶选手可以用。值得一提,Zoom Fly系列未来Nike应该会停掉,觉得不错的朋友也可以存货留用。

新手入门:Adidas UltraBoost 19/20/PB、Adidas PureBoost(轻便休闲之选) 性价比指数:★★★★

说完了Nike,肯定就是Adidas。不过,由于我并没有穿过Adidas相对更专业的AdiZero Boston系列,这里就主要推荐人人皆知的UB系列了。而且对于入门跑者而言,UB系列本身多面手,出街,上班代步,跑步都能搞定的特质,也算是覆盖范围最广的,属于买了实用性很高。

Adidas UltraBoost 19

首先针对追求性价比的朋友,我直接建议抄底上一代的UltraBoost 19,因为在区隔了经典UB系列(1-4)之后,UB19其实已经是更倾向于跑步功能化了,而且UB19经常有好价,颜值上我觉得比20好看一些。无需特别复杂的凑单和领券,对于618入手难度来说会小不少,不至于耍猴搞的心情糟糕。在非Bug价(各种凑单,二三百那种就不算了)的前提下,500-600元左右价位,也是绝对的物超所值了。

UltraBoost PB(上),UltraBoost 20(下),对比

在逛实体店的时候,我也对现款的UltraBoost 20和UltraBoost PB进行了一个对比。标准正代的UB20采用Primeknit鞋面,更加柔软舒适,特别是后跟十足的海绵填充,整体脚感延续了UB特色的舒适;至于UB PB,正如名字一样,希望是跑者创造自己更好的成绩,鞋面采用更轻薄的Celermech塑料鞋面,不喜欢太多束缚的可以选择。而且我拍照的这张蓝配色三道杠磨损效果,也很容易联想到经典的足球鞋,其实UB系列也是配色众多,相信也有你的菜。

另外Boost家族其实还有一双特别适合通勤,并且轻松跑的鞋子:PureBoost系列。特别是天气一天天热,UB正代相对闷脚的弊端,PureBoost相对而言要好一些,关键价格部分更有吸引力。本身体重较轻的女性朋友,也非常适合这个系列,搭配清新配色还是很百搭的。

综合来讲,Adidas UB系列的跑鞋,我还是非常建议相对大体重的朋友尝试,这种脚感会更加讨好你,哪怕你并不准备系统的跑步,至少给力的缓震部分确实能给你更多的照顾。

新手入门:Asics Gel-Kayano 26(支撑系)、Asics Gel-Nimbus 22(缓震系) 性价比指数:★★★

接下来推荐就是日系的Asics亚瑟士了,不过相比Nike、Adidas大幅度的促销,Asics国内价格绝对是坚挺式的存在,基本上最熟知的顶级Kayano、Nimbus官价1300左右,打折最狠也就跌破1000(官方旗舰店等)。可能想要找好价格,海淘可能是更省钱的选择。当然日系跑鞋的鞋楦比较有友好,并在标准鞋楦D的基础上,2E的宽楦也挺常见的,在选购上可以注意下。

最新推出的Kayano 27,直接1390的官方标价,性价比原因,这里就不推荐了

其中具体推荐的鞋型,Kayano 27刚刚新鞋上市,虽然有进一步的优化,但价格处于高位,价格不敏感的朋友可以入。至于大众消费者,我觉得选择之前的26、25其实都是ok的,不过这几双我并没有试穿过,只能相对云推荐一下,但由于日系品牌都走沉稳路线,基本上不会有大问题。缓震系列的话,就选Nimbus 22好了,分别对应两个取向,至于正常脚型的建议也去试试再做选择,Nimbus也会更重一些。

而针对“夜跑”,Asics还有专门的后缀:Lite-Show夜跑版本,针对存在的安全性有针对性的反光材质设计,如果有特性需求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还是很人性化的。

进阶之选:Asics EvoRide(大体重,可以往上选GlideRide) 性价比指数:★★★★

再提醒一下:白金很不耐脏,雨后真舍不得传出去;鞋底很明显前脚掌受力多

相比之下,Asics主推的Ride家族虽然除了顶级的MetaRide高高在上,EvoRide和GlideRide凭借本身不算高的定价,加之有一些促销力度,所以对于想要尝试滚动跑鞋体验的跑者,我认为性价比还ok。其中EvoRide应该可以在500左右或者400+入手,GlideRide我记得之前实体店也看到过600+不到700的促销,作为进阶之选可以关注一波。另外大体重的朋友,EvoRide就不推荐了,确实会明显感觉硬朗很多。

入门/进阶均可:美津浓 Mizuno Wave Rider 20、21、22、23 性价比指数:★★★★

作为另外一个日本跑鞋的代表,美津浓在市场上的热度就会小很多,除了在市场营销推广上和Asics确实有差距,但实际上不少资深跑者,还是挺喜欢美津浓的,正如我之前自己穿的Rider 19很舒服的鞋楦符合脚型,是我对美津浓的深刻印象。而在推荐跑鞋上,我也就根据自己的穿鞋体验,推荐Rider系列。同样的,系列会多代同堂来卖,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朋友,我觉得选择较早的Rider 20、21就ok了,经典的Wave结构缓震 + U4icX中底橡胶,带来了硬朗缓震的脚感,同样不会有太大差。

首推:20、21代即可,我印象中400+价位买还是比较合算

美津浓价格会比较便宜,300-400左右可以入手的

追新:22、23代,都在500-600+价位,美津浓性价比优势就不明显了

这里还是要吐槽一下,美津浓的跑鞋配色,很多还维持在90年代的设计感觉。。。怎么说呢?我估计很多刚开始接触他家跑鞋的,一定都会觉得丑,或者说完全看不出来高级感,就是如此的淳朴配色。当然了,如果喜欢这种经典的90年代风格,即便最新一代美津浓大部分配色,也都是足够的OG,正如一如既往的机械结构缓震,坚持和任性确实也是美津浓没错了。

新手入门:索康尼 Triumph胜利 17 性价比指数:★★★★

最后推荐的是“跑鞋中的劳斯莱斯”,小众但绝对可以推荐的索康尼,虽然最新一代的Triumph胜利 17我也没穿过,但新的PWRRUN缓震科技,从网上新鞋评测上看,延续了EVERUN的脚感,甚至会更有回弹。而在国外知名媒体“跑者世界”的年度评选中,胜利17也成为编辑推荐,既然有专业媒体背书,加上我对此的好感度,非常推荐给准备选择缓震系跑鞋的朋友们。

索康尼Triumph胜利 17,营造一双舒服的缓震跑鞋,这是第一诉求

虽然现在最新的胜利17,不会有原来500多元的大促价格了,但对于一款新上市不久的新鞋,胜利17在6月16日0点-2点,767的售价确实是刚需可入了。我认为新手入门,胜利17可以提供完善的保护,并带来出色回弹脚感,也是非常适合大体重人群的。当然这个品牌也存在外观设计的年代感十足,虽然出街的舒适度足够,但颜值表现上可能会劝退很多人,严肃跑者们这是你们的菜。


最后想说的一些话:

写到这里,确实还有很多品牌的跑鞋没有涉及到:NB、布鲁克斯、HOKA,以及很多国产品牌等等,但没办法我自己没穿过的话,还是不要云评价去误导大众的好。本次分享的跑鞋,可能并非是618大促力度最高的,但我认为确实是对新手很友好,或者进阶可上的好鞋,不少可能之后停产、停系列,官方渠道想买到也难了。

跑鞋这玩意,我不知道大家的心理价位是多少,但如今随便一双AJ(有些还是大货)都被各种抄起来,一双功能性十足的跑鞋,如果您真的喜欢,并且长期使用率很高,我觉得就足以赚回票价。何况跑步,以及我在夏天更加推崇的夜跑,也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能给各位种到草~~~

PS:大家的鼓励是本人写作的动力,如果大家喜欢本人的文章,还请多多“收藏”、“点赞”、“评论”哦!

如果您认为内容还够实在,也希望可以关注 @午夜种草,后面会带来更多干货内容。各种问题也非常欢迎评论留言,会尽可能的交流解答。


温馨提示:在网上随便找的莆田鞋微商很可能是骗子而且不是一手厂家货源,比如微信支付不发货,货不对版不支持退换等常有发生,现在寻找一家可靠莆田鞋厂家货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立一个叫”货源通“的平台,专门收录一些可靠真实的厂家联系方式厂家微信号免费分享给大家参考这些厂家是经过我们站审核和缴纳一定广告费用,而且有买家购买过我们才推荐分享出来,还有每周会给每一位商家做评价,如果发现不诚信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公布给大家并且马上下架该商家的信息。货源通已经运营几年从没有发生过商家骗子事件,大部分商家已经和货源通合作几年之久,所以从货源通推荐的商家是可靠的。

如果您需要找质量好且价格低的莆田鞋厂家货源建议您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064879863 (长按复制) 她会给你推荐可靠并且有实力的厂家微信号。(加微信后请说要什么产品)

目前我们收集有100多家可靠厂家微信号,覆盖各种奢侈品如:大牌包包、大牌奢侈品鞋子、大牌奢侈男女服装|潮牌|潮服、大牌手表、莆田鞋|潮鞋|运动鞋|休闲鞋|篮球鞋|跑步鞋、奢侈品饰品等等!均是厂家直销哦!

小贴士:为什么一直很多人在购买莆田鞋?购买莆田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需要了解这个问题请看我往期发布的文章,点击这里》》》》


温馨提示:如果上面内容出现其他商家的联系方式请不要加更不要交易,因为内容是网络收集整理的,只有这个微信号:1064879863 和下面二维码才是我们的哦(微信名叫货源通),请注意防骗!

下面是其中一家莆田鞋厂家的仓库图片:




下面是其中一家厂家生产细节图片:

下面是其中一家厂家网红实拍上脚图片





如果您需要找质量好且价格低的莆田鞋厂家货源建议您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064879863 (长按复制) 她会给你推荐可靠并且有实力的厂家微信号。(加微信后请说要什么产品)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货源通网 免费发布信息